“宅帶園林五畝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宅帶園林五畝余”全詩
殺青滿架書新繕,生白當窗室久虛。
孤學自難窺奧密,重言猶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詩社,只待春蒲葉又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楊樂道見寄》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楊樂道見寄》
宅帶園林五畝余,
蕭條還似茂陵居。
殺青滿架書新繕,
生白當窗室久虛。
孤學自難窺奧密,
重言猶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詩社,
只待春蒲葉又書。
中文譯文:
家宅帶著五畝余的園林,
荒涼的景象卻有茂陵的氣韻。
擺滿了書架的新編著作,
未經閱讀的白紙堆積在窗前,屋內顯得空虛久矣。
我這孤學者很難深入探究奧秘,
但重復言辭依然能夠慰藉空無的心靈。
我常常想將相思之情投入詩社,
只等待春天荷葉重新綻放,再次書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王安石所作,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思考和期望。詩人描述了自己的居所,雖然只有五畝的園林,但卻給人一種茂陵般的富饒和莊嚴感。然而,詩人所處的環境卻顯得蕭條和荒涼,空虛的房間里堆滿了未讀的書籍,顯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孤獨。
詩人自稱為孤學者,他對于深奧的學問和知識有一種渴望但又難以理解的感受。盡管如此,他仍然堅持不懈地用重復的言辭來慰藉自己內心的空虛和寂寞。他希望能將自己的相思之情傾訴于詩社之中,期待著春天的來臨,荷葉重新生長,為他書寫新的篇章。
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居所和內心的描繪,展現了對于知識和情感表達的渴望,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于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宅帶園林五畝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áng lè dào jiàn jì
和楊樂道見寄
zhái dài yuán lín wǔ mǔ yú, xiāo tiáo hái shì mào líng jū.
宅帶園林五畝余,蕭條還似茂陵居。
shā qīng mǎn jià shū xīn shàn, shēng bái dāng chuāng shì jiǔ xū.
殺青滿架書新繕,生白當窗室久虛。
gū xué zì nán kuī ào mì, zhòng yán yóu dé wèi kōng shū.
孤學自難窺奧密,重言猶得慰空疏。
xiāng sī měi yù tóu shī shè, zhǐ dài chūn pú yè yòu shū.
相思每欲投詩社,只待春蒲葉又書。
“宅帶園林五畝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