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屋角摶香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辛夷屋角摶香雪”全詩
辛夷屋角摶香雪,躑躅岡頭挽醉紅。
想見舊山茅徑在,追隨今日板輿空。
渭陽車馬嗟何及,榮祿方當與子同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寄吳成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吳成之》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發溪山笑語中,
豈知翻手兩成翁。
辛夷屋角摶香雪,
躑躅岡頭挽醉紅。
想見舊山茅徑在,
追隨今日板輿空。
渭陽車馬嗟何及,
榮祿方當與子同。
譯文:
在綠發的溪山笑語之中,
怎會知道翻手間已成為兩個老人。
夏蠟梅花盛開散發著香氣,
在山頭上紅色的酒泉邊躊躇。
想象著過去山中的茅草小徑,
而今卻隨著殘陽的車輿消逝。
渭陽的車馬啊,可悲何及,
榮華富貴應與你同享。
詩意:
《寄吳成之》是王安石送別好友吳成的詩作。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人以山水的美景作為背景,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描繪了綠發溪山的笑語和夏蠟梅花的香氣,展現出自然的生機和美好的景色。然而,時間的流轉使得友誼的兩人已經成為了兩位老人,而當年一起追隨的板輿如今已經空虛。詩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認為榮華富貴與友人共享是理所當然的。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抒發了王安石對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通過描繪山水的美景和季節的變遷,詩人展示了生活的變化和人事的無常。詩中運用了辛夷花和酒泉等意象,寄托了作者對友情和歲月的思考和回憶。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含蓄,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
“辛夷屋角摶香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ú chéng zhī
寄吳成之
lǜ fā xī shān xiào yǔ zhōng, qǐ zhī fān shǒu liǎng chéng wēng.
綠發溪山笑語中,豈知翻手兩成翁。
xīn yí wū jiǎo tuán xiāng xuě, zhí zhú gāng tóu wǎn zuì hóng.
辛夷屋角摶香雪,躑躅岡頭挽醉紅。
xiǎng jiàn jiù shān máo jìng zài, zhuī suí jīn rì bǎn yú kōng.
想見舊山茅徑在,追隨今日板輿空。
wèi yáng chē mǎ jiē hé jí, róng lù fāng dāng yǔ zi tóng
渭陽車馬嗟何及,榮祿方當與子同
“辛夷屋角摶香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