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當年枕上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恰似當年枕上聲”全詩
病來空館聞風雨,恰似當年枕上聲。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信州回車館中作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信州回車館中作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太白山根秋夜靜,
亂泉深水繞床鳴。
病來空館聞風雨,
恰似當年枕上聲。
中文譯文:
信州歸來回到車館,
在太白山腳下,秋夜寧靜。
深水圍繞床邊,泉水紛亂鳴響。
病患降臨,空曠的館中聽到風雨聲,
恰似回到往昔,仿佛枕邊有人言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王安石在信州回到車館的情景。詩中以太白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的秋夜。床邊圍繞著深水和泉水,水聲悅耳動人。然而,詩人卻感到病患的苦痛,他在空曠的館中聽到了風雨的聲音。這種聽到風雨聲的感覺使他回憶起過去的情景,仿佛他能再次聽到曾經陪伴在枕邊的聲音。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太白山和寧靜的秋夜營造出一種宜人的氛圍,但作者的病患卻使這種寧靜和愜意的氛圍變得苦澀。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往昔時光和美好回憶的懷念之情。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王安石對于時光流轉和個人命運的深思。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他的內心世界,引發人們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恰似當年枕上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 zhōu huí chē guǎn zhōng zuò èr shǒu
信州回車館中作二首
tài bái shān gēn qiū yè jìng, luàn quán shēn shuǐ rào chuáng míng.
太白山根秋夜靜,亂泉深水繞床鳴。
bìng lái kōng guǎn wén fēng yǔ, qià sì dāng nián zhěn shǎng shēng.
病來空館聞風雨,恰似當年枕上聲。
“恰似當年枕上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