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憂回首只空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憂回首只空枝”全詩
莫嗟身世渾無事,睡過春風作惡時。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二首》
尚有殘紅已可悲,
更憂回首只空枝。
莫嗟身世渾無事,
睡過春風作惡時。
中文譯文:
仍然有殘留的花瓣已經令人感到悲傷,
更憂慮回首時只見到空懸的樹枝。
不要為自己的身世而感到無聊,
曾經在春風中沉睡過的時光已成為罪惡的見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以越人以幕養花的主題展開,通過描繪花朵凋謝、樹枝凄涼的景象,表達了人生無常、時光流轉的主題。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花朵的凋謝,用“尚有殘紅已可悲”表達了作者對殘存花瓣的悲傷之情。而“更憂回首只空枝”則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但現實中只剩下空懸的樹枝,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變幻。
接下來的兩句“莫嗟身世渾無事,睡過春風作惡時”則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境遇的豁達態度。作者告誡人們不要為自己的身世而感到無聊,因為曾經在春風中沉睡過的時光,也會成為犯下罪惡的見證。這里的春風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美好時光,而“作惡時”則暗示了人生中的過失和錯誤。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歲月易逝、人生無常的主題。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人生境遇的豁達態度,認識到人生中所經歷的喜悅與過失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更憂回首只空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rén yǐ mù yǎng huā yīn yóu qí xià èr shǒu
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二首
shàng yǒu cán hóng yǐ kě bēi, gèng yōu huí shǒu zhǐ kōng zhī.
尚有殘紅已可悲,更憂回首只空枝。
mò jiē shēn shì hún wú shì, shuì guò chūn fēng zuò è shí.
莫嗟身世渾無事,睡過春風作惡時。
“更憂回首只空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