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心事不將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年心事不將迎”全詩
樹含宿雨紅初入,草倚朝陽綠更生。
萬物天機何得喪,百年心事不將迎。
與君杖策聊觀化,搔首春風眼尚明。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陳學士小園即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陳學士小園即事》
作者:王安石(宋代)
墻屋雖無好鳥鳴,
池塘亦未有蛙聲。
樹含宿雨紅初入,
草倚朝陽綠更生。
萬物天機何得喪,
百年心事不將迎。
與君杖策聊觀化,
搔首春風眼尚明。
中文譯文:
盡管墻屋中沒有美妙的鳥兒鳴叫,
池塘中也沒有青蛙的鳴聲。
樹木上掛著宿雨的滴滴紅露,
草兒倚靠著朝陽呈現出更加翠綠的生機。
萬物的天機為何會消失,
百年來的心事卻不會停止追尋。
我與朋友手持拐杖,一邊聊天一邊觀察自然的變化,
拂去額前的頭發,春風依舊明亮。
詩意和賞析:
此詩是王安石寫給陳學士小園的作品,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描述了小園的景物,墻屋中沒有鳥兒的歌唱,池塘中沒有蛙聲的鳴叫,但樹上的紅露和朝陽下的翠綠草兒仍然展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感慨和贊美。
接下來,詩人談及了萬物的天機和百年的心事。天機指的是自然界的規律和奧秘,而百年的心事則代表人生中的煩惱和紛擾。詩人認為,雖然萬物的天機可能無法理解,但人們不能因此放棄對它的探尋。同時,百年來的心事也不應該停止追尋和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友人一同觀察自然景物的情景。他們手持拐杖,一邊聊天一邊欣賞自然的變化。詩人搔首(拂去額前的頭發)迎接春風,眼睛仍然明亮,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敏感。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小園的景物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融入了對人生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百年心事不將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én xué shì xiǎo yuán jí shì
次韻陳學士小園即事
qiáng wū suī wú hǎo niǎo míng, chí táng yì wèi yǒu wā shēng.
墻屋雖無好鳥鳴,池塘亦未有蛙聲。
shù hán sù yǔ hóng chū rù, cǎo yǐ zhāo yáng lǜ gēng shēng.
樹含宿雨紅初入,草倚朝陽綠更生。
wàn wù tiān jī hé dé sàng, bǎi nián xīn shì bù jiāng yíng.
萬物天機何得喪,百年心事不將迎。
yǔ jūn zhàng cè liáo guān huà, sāo shǒu chūn fēng yǎn shàng míng.
與君杖策聊觀化,搔首春風眼尚明。
“百年心事不將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