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花木類多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京師花木類多奇”全詩
車馬喧喧走塵土,園林處處鎖芳菲。
殘紅已落香猶在,羈客多傷涕自揮。
我亦悠悠無事者,約君聯騎訪郊圻。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再游城西李園》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再游城西李園》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思故鄉,舊事知何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中文譯文:
春江潮水連綿綿,海上明月與潮共生。
在南塘采蓮的秋天,蓮花盛開高過人頭。
我低頭思念故鄉,舊時的事情在何方。
爆竹聲中迎接新年,春風溫暖地吹入酒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在春天中的感受和思念故鄉的情緒。詩中通過描繪春江潮水連綿不斷、海上明月與潮水共生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氛圍。詩人采用了采蓮南塘的景象來象征春天的美好,蓮花高過人頭,展現了春天的繁華和壯麗景色。詩人低頭思念故鄉,回憶起過去的事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描述了新年的到來,爆竹聲中迎接新年,春風送暖入屠蘇,寓意著春天的希望和喜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氛圍。詩人運用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描繪春江潮水連綿不斷、海上明月與潮共生的景象,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詩中的采蓮南塘和蓮花高過人頭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繁花似錦的景象,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而詩人低頭思故鄉的句子,則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使整首詩增添了一份深情厚意。最后,詩人以新年的到來作為結尾,表達了春天的希望和喜慶,給人以歡樂和期待的感覺。
整首詩情感真摯,描繪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和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和節日氛圍的描寫,使讀者能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希望,同時也引起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新年的期待。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京師花木類多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ài yóu chéng xī lǐ yuán
次韻再游城西李園
jīng shī huā mù lèi duō qí, cháng hèn chūn guī rén wèi guī.
京師花木類多奇,常恨春歸人未歸。
chē mǎ xuān xuān zǒu chén tǔ, yuán lín chǔ chù suǒ fāng fēi.
車馬喧喧走塵土,園林處處鎖芳菲。
cán hóng yǐ luò xiāng yóu zài, jī kè duō shāng tì zì huī.
殘紅已落香猶在,羈客多傷涕自揮。
wǒ yì yōu yōu wú shì zhě, yuē jūn lián qí fǎng jiāo qí.
我亦悠悠無事者,約君聯騎訪郊圻。
“京師花木類多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