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凈一籧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榻凈一籧篨”全詩
栩栩幽人夢,夭夭老者居。
安能問香積,誰可告華胥。
獨飯墻陰轉,看云坐久如。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獨飯》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獨飯》
窗明兩不借,
榻凈一籧篨。
栩栩幽人夢,
夭夭老者居。
安能問香積,
誰可告華胥。
獨飯墻陰轉,
看云坐久如。
中文譯文:
明亮的窗戶不借來光明,
整潔的床榻只有一張竹席。
幽靜的人如夢一般存在,
年老的人像花朵凋零。
怎能問及那香積的人,
又誰能告知華胥的消息。
獨自進餐在墻陰轉動,
久久地坐著看云朵飄動。
詩意和賞析:
《獨飯》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種孤獨、靜謐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窗明和榻凈的環境,窗戶明亮而不靠外界的光明,床榻整潔而只有一張竹席,展現了一種簡樸、清靜的生活場景。
接著,詩中出現了“栩栩幽人夢,夭夭老者居”的描寫,表達了一個幽靜的人如同夢境一般虛幻存在的意境,而年老的人則像花朵凋零一般短暫而有限。
下面兩句“安能問香積,誰可告華胥”,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名利和世俗成就的懷疑和思考。香積指的是世間名利的堆積,華胥則指的是傳說中的仙境,詩人在問道,有誰能真正了解名利的意義和仙境的真實。
最后兩句“獨飯墻陰轉,看云坐久如”,通過描繪獨自進餐在墻陰轉動,久久地坐著看云朵飄動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在孤獨中對生活、自然的靜觀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一種深入內心思考的生活態度,通過對孤獨、靜謐的描繪,傳達了對于追求名利的懷疑和對內心寄托的追求。詩中的意象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使得《獨飯》成為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宋代佳作。
“榻凈一籧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fàn
獨飯
chuāng míng liǎng bù jiè, tà jìng yī qú chú.
窗明兩不借,榻凈一籧篨。
xǔ xǔ yōu rén mèng, yāo yāo lǎo zhě jū.
栩栩幽人夢,夭夭老者居。
ān néng wèn xiāng jī, shuí kě gào huá xū.
安能問香積,誰可告華胥。
dú fàn qiáng yīn zhuǎn, kàn yún zuò jiǔ rú.
獨飯墻陰轉,看云坐久如。
“榻凈一籧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