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犯群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芳犯群威”全詩
積陰欲滔天,況乃草木微。
黃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采采霜露閑,亦足慰朝饑。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黃菊有至性》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黃菊有至性》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團團城上日,秋至少光輝。
積陰欲滔天,況乃草木微。
黃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采采霜露閑,亦足慰朝饑。
【中文譯文】
城上的太陽圓圓地升起,秋天的光輝稍顯稀少。
濃云壓得幾乎要遮天蔽日,更何況是那些微小的草木。
黃菊具有頑強的品性,獨自散發著芬芳,勇闖群芳的威勢。
摘取著那沾滿霜露的黃菊,也足以滿足早晨的饑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的作品,以黃菊為主題,通過對黃菊的描繪展示了其堅韌不拔的品性和獨特的美麗。
首句描述了城上的太陽升起,秋天的光輝并不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明亮。接下來的兩句以對比的手法,表現了濃云壓頂的景象,暗示了困境和壓抑的氛圍。草木微小,更易受到這種陰霾的影響。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中出現了黃菊,它被賦予了“至性”的特質。這里的“至性”指的是其堅強的品性和頑強的生命力。黃菊與其他花卉形成鮮明對比,它孤芳獨放,不畏困境和艱難,勇敢地散發出自己的芬芳。黃菊的美麗和品性超越了其他花卉,犯了群芳之威。
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將黃菊采摘下來,用來解饑的心情。這里的“采采霜露閑”意味著采摘黃菊的時候,霜露已經消散,黃菊的花朵已經飽滿,可供采摘。作者通過描述采摘黃菊來寓意人們在困境中尋找生活的希望和慰藉。
整首詩通過對黃菊的描繪,展示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美麗,同時也寓意了人在困境中堅持不懈、勇敢面對的品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主題,賦予了黃菊以象征意義,使讀者在賞析中領悟到人生的哲理和力量。
“孤芳犯群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jú yǒu zhì xìng
黃菊有至性
tuán tuán chéng shàng rì, qiū zhì shǎo guāng huī.
團團城上日,秋至少光輝。
jī yīn yù tāo tiān, kuàng nǎi cǎo mù wēi.
積陰欲滔天,況乃草木微。
huáng jú yǒu zhì xìng, gū fāng fàn qún wēi.
黃菊有至性,孤芳犯群威。
cǎi cǎi shuāng lù xián, yì zú wèi cháo jī.
采采霜露閑,亦足慰朝饑。
“孤芳犯群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