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葩卉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路葩卉繁”全詩
山路葩卉繁,野田風日好。
禪林烏未泊,經屋塵初掃。
蠻藤五花簟,復足休吾老。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早》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早》是宋代作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暮時我去尋找蔡墩的西邊,獨自感覺秋天還來得早。
山路上花草繁盛,野外的田野風光宜人。
禪林的烏鴉還未停歇,佛經屋里的塵土剛剛掃除。
蠻藤制成的五花簟,足夠我舒適地休息,不必再憂慮我年邁的身體。
詩意:
《秋早》描述了一個人在秋天的早晨出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中描繪了山路上繁茂的花草、野外的風光和禪林中的寧靜場景,展現了豐富的自然意象。通過對禪林和佛經屋的描寫,詩人似乎也表達了對心靈寧靜和修身養性的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的安逸和滿足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早晨的景色,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來表達作者的感受和情緒。作者通過山路葩卉繁盛和野田風日宜人的描寫,展現了秋天的美麗和豐富多彩的景色。禪林和佛經屋的描寫則為詩中增添了一絲寧靜和內心的寬慰感。最后兩句以蠻藤五花簟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安逸和舒適的渴望,體現了對老年生活的滿足和享受。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給人以心曠神怡的美感。
“山路葩卉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zǎo
秋早
mù xún cài dūn xī, dú jué qiū shàng zǎo.
暮尋蔡墩西,獨覺秋尚早。
shān lù pā huì fán, yě tián fēng rì hǎo.
山路葩卉繁,野田風日好。
chán lín wū wèi pō, jīng wū chén chū sǎo.
禪林烏未泊,經屋塵初掃。
mán téng wǔ huā diàn, fù zú xiū wú lǎo.
蠻藤五花簟,復足休吾老。
“山路葩卉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