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眾低摧想法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象眾低摧想法筵”全詩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靄落潺湲。
山只嘯聚荒禪室,象眾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辭重趼往,東人香火有因緣。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道光法師住持靈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道光法師住持靈巖》
靈巖開辟自何年,
草木神奇鳥獸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
千崖青靄落潺湲。
山只嘯聚荒禪室,
象眾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辭重趼往,
東人香火有因緣。
中文譯文:
靈巖是何年開始出現的,
那里的草木神奇,鳥獸如仙。
一路上紫苔覆蓋著幽深的洞窟,
千崖上青青的云霧飄落如流水。
這座山只有寂靜的禪室回蕩著嘯聲,
象眾低頭敬仰,想象著法會的盛宴。
雪腳踏在重重的山路上也無怨言,
因為東方的人們對香火有著緣分。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作品,是送別道光法師住持靈巖的詩。詩人通過描繪靈巖的奇特景觀以及與佛教修行相關的意象,表達了對法師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中山水的壯麗景色與道光法師的修行之路相呼應,展現了佛教信仰的深遠意義,并表達了對法師前程的祝福與助行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靈巖的神奇景色和法師修行的情景,通過山水的描寫與佛教信仰的融合,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化素養和對佛教的敬重。詩中的紫苔、青靄、潺湲等意象,使讀者感受到靈巖的幽靜和神秘。禪室中的嘯聲傳達出法師修行的虔誠與冥想,象眾低頭則表現出對法師的尊崇和敬仰。詩人以雪足莫辭的態度,表達了對法師前行的鼓勵和支持,同時也傳達了東方人們對佛教的虔誠信仰。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巧妙地表達了對法師和佛教的贊美,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境界。
“象眾低摧想法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o guāng fǎ shī zhù chí líng yán
送道光法師住持靈巖
líng yán kāi pì zì hé nián, cǎo mù shén qí niǎo shòu xiān.
靈巖開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鳥獸仙。
yí lù zǐ tái tōng yǎo tiǎo, qiān yá qīng ǎi luò chán yuán.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靄落潺湲。
shān zhǐ xiào jù huāng chán shì, xiàng zhòng dī cuī xiǎng fǎ yán.
山只嘯聚荒禪室,象眾低摧想法筵。
xuě zú mò cí chóng jiǎn wǎng, dōng rén xiāng huǒ yǒu yīn yuán.
雪足莫辭重趼往,東人香火有因緣。
“象眾低摧想法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