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流水向東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隴東流水向東流”全詩
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隴東西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創作的《隴東西二首》。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隴東流水向東流,
The water in Longdong flows eastward,
不肯相隨過隴頭。
Unwilling to accompany me across the Long's Pass.
祗有月明西海上,
Only the moon shines over the Western Sea,
伴人征戍替人愁。
Accompanying those on military campaigns, replacing their sorrows.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邊疆征戍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隴東"指的是中國古代的隴東地區,"流水向東流"形象地描繪了隴東地區的河流向東流淌的景象。然而,這些水流并不愿意繼續流過隴頭,象征著作者自己的心境,他也不愿意輕易地離開家鄉邊疆,與家人分離。
接著,詩中提到了"月明西海上",這里的"西海"指的是西邊的海洋。這句意味深遠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之情。盡管作者身處邊疆,但他相信在西海上的月亮下,家人也同樣思念著他。
最后兩句"伴人征戍替人愁",表達了作者對征戍軍人的同情和對他們辛苦生活的理解。作者意識到自己身在征戍之地,代替了他人的憂愁,也感同身受地伴隨他人共同承擔了邊疆生活的艱辛。
這首詩詞通過對隴東流水、月明西海和征戍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故鄉和家人深深的眷戀之情,同時表達了對邊疆征戍軍人的同情和理解。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離情別緒和對家園的思念,以及對征戍軍人的贊頌和同仁之情。
“隴東流水向東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ǒng dōng xī èr shǒu
隴東西二首
lǒng dōng liú shuǐ xiàng dōng liú, bù kěn xiāng suí guò lǒng tóu.
隴東流水向東流,不肯相隨過隴頭。
zhī yǒu yuè míng xī hǎi shàng, bàn rén zhēng shù tì rén chóu.
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隴東流水向東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