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主逡巡居卜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季主逡巡居卜肆”全詩
曾令宋賈嘆車上,更使劉侯驚坐中。
杳杳人傳多異事,冥冥誰識此高風。
行歌過我非無謂,唯恨貧家酒盞空。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李士寧道人》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李士寧道人》
季主逡巡居卜肆,彌明邂逅作詩翁。
曾令宋賈嘆車上,更使劉侯驚坐中。
杳杳人傳多異事,冥冥誰識此高風。
行歌過我非無謂,唯恨貧家酒盞空。
中文譯文:
季主不停地巡行著,居住在漆黑的地方,他變得更加明亮,邂逅了一位作詩的老人。
曾經令宋賈感嘆,坐在車上,更使劉侯驚訝不已。
人們傳聞著許多奇異的事情,然而誰能理解這高尚的風骨呢?
我行走唱著歌,并非沒有意義,只是遺憾貧窮之家酒杯空空。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李士寧這位道士的贈詩。詩中通過描繪季主巡行、李士寧的詩才和影響力,以及其他人對他的贊嘆和驚嘆,表達了對李士寧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的贊美之情。詩人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貧困的遺憾和渴望更加富裕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展現了李士寧道人的卓越才華和高尚品德。詩中的季主、宋賈和劉侯等人,代表了各個階層的人們,他們對李士寧的贊嘆和驚嘆,彰顯了他的聲望和影響力。而詩人自己則通過行走唱歌的方式,表達了對貧窮生活的遺憾和對更加富裕的渴望。整首詩既贊美了李士寧的才華和品德,又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季主逡巡居卜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ǐ shì níng dào rén
贈李士寧道人
jì zhǔ qūn xún jū bo sì, mí míng xiè hòu zuò shī wēng.
季主逡巡居卜肆,彌明邂逅作詩翁。
céng lìng sòng jiǎ tàn chē shàng, gèng shǐ liú hóu jīng zuò zhōng.
曾令宋賈嘆車上,更使劉侯驚坐中。
yǎo yǎo rén chuán duō yì shì, míng míng shuí shí cǐ gāo fēng.
杳杳人傳多異事,冥冥誰識此高風。
xíng gē guò wǒ fēi wú wèi, wéi hèn pín jiā jiǔ zhǎn kōng.
行歌過我非無謂,唯恨貧家酒盞空。
“季主逡巡居卜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