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溪放艇依山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溪放艇依山坐”全詩
臨溪放艇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定林所居》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定林所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屋繞灣溪竹繞山,
溪山卻在白云間。
臨溪放艇依山坐,
溪鳥山花共我閑。
中文譯文:
我的屋子環繞在蜿蜒的溪水和綿延的竹林之間,
而溪水和山巒則恰好隱藏在白云之間。
我坐在山的側邊,靠近溪水,放下小舟,
與溪水上的鳥兒、山間的花朵一同享受寧靜閑適的時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王安石在定林的居所,以及他與大自然的親密關系和寧靜的生活態度。屋子環抱著蜿蜒的溪流,竹林環繞著山巒,構成了一個幽靜的居住環境。與此同時,白云飄動之間,山水相映,給人一種恍如置身仙境的感覺。作者坐在溪水旁邊,放下小船,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與溪水上的鳥兒、山間的花朵共同享受寧靜而閑適的時光。
賞析:
《定林所居》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屋子、溪水、竹林和山巒都是象征著自然的元素,而白云的描繪更增添了一種神秘和超脫塵俗的氛圍。通過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作者表達了對寧靜、閑適生活的追求。他坐在溪水旁邊,放下小船,與溪鳥和山花一同共度時光,展示了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這首詩以其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帶來的內心寧靜。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紛擾世事的遠離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聲。
“臨溪放艇依山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ng lín suǒ jū
定林所居
wū rào wān xī zhú rào shān, xī shān què zài bái yún jiān.
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云間。
lín xī fàng tǐng yī shān zuò, xī niǎo shān huā gòng wǒ xián.
臨溪放艇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
“臨溪放艇依山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