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還愿獻春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家還愿獻春醪”全詩
欲問廟堂誰鎮撫,尚傳邊塞敢驚騷。
旌旗急引飛黃下,烽火遙連太白高。
聞說荊人亦憔悴,家家還愿獻春醪。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寄黃吉甫》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黃吉甫》
學兼文武在吾曹,
別後應看虎豹韜。
欲問廟堂誰鎮撫,
尚傳邊塞敢驚騷。
旌旗急引飛黃下,
烽火遙連太白高。
聞說荊人亦憔悴,
家家還愿獻春醪。
中文譯文:
學問兼備文史與武藝,
分別以后應該看到勇猛的將領。
想要問廟堂之中是誰鎮守,
仍然傳聞邊塞上的戰事不敢有所松懈。
軍旗飛揚,急速指引著黃色戰車下坡,
烽火遙遠,連綿不斷地延伸到太白山的高峰。
聽說荊州的人民也因戰事而疲憊不堪,
每家每戶都愿意獻上自家釀造的春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以寄給黃吉甫(黃庭堅)為題。詩中描繪了戰爭時代的景象,表達了對戰爭英雄和邊塞戰士的敬佩和關切之情。
詩人首先稱頌了黃吉甫的才能,他既有文學才華,又精通武藝。在分別之后,詩人鼓勵黃吉甫要展現出像虎豹一樣的勇猛,去應對戰事。詩人關心廟堂之中的權臣是誰在掌控國家大權,同時也傳聞邊塞上的戰斗依然激烈,要求邊塞將士們不能有絲毫松懈。
接著,詩人描繪了戰爭的場景。旗幟招展,指引著黃色的戰車飛速馳騁下坡,形成一道壯觀的景象。烽火在遙遠的地方連綿不斷地燃燒,延伸到太白山的高峰,象征著戰火遍及邊塞的遼闊地域。
最后兩句描繪了荊州人民因戰亂而疲憊不堪的境況,但他們依然愿意獻上自家釀造的春酒,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的期盼和對戰爭的厭倦。
整首詩通過對戰爭時代的描繪,表達了對戰爭英雄的贊頌和對戰爭的思考。詩人呼吁將領們展現出勇猛的戰斗精神,同時也關切戰爭對普通人民的影響。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同時也體現了王安石對和平與安定的向往。
“家家還愿獻春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huáng jí fǔ
寄黃吉甫
xué jiān wén wǔ zài wú cáo, bié hòu yīng kàn hǔ bào tāo.
學兼文武在吾曹,別後應看虎豹韜。
yù wèn miào táng shuí zhèn fǔ, shàng chuán biān sài gǎn jīng sāo.
欲問廟堂誰鎮撫,尚傳邊塞敢驚騷。
jīng qí jí yǐn fēi huáng xià, fēng huǒ yáo lián tài bái gāo.
旌旗急引飛黃下,烽火遙連太白高。
wén shuō jīng rén yì qiáo cuì, jiā jiā huán yuàn xiàn chūn láo.
聞說荊人亦憔悴,家家還愿獻春醪。
“家家還愿獻春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