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摘桃花紅破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摘桃花紅破萼”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李花》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李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朝摘桃花紅破萼,
莫摘李花繁滿枝,
客心浩蕩東風急,
把酒看花能幾時。
中文譯文:
早晨采摘桃花紅破開花瓣,
不要采摘李花,因為它們盛開在枝頭,
客人的心思如浩蕩的東風一樣急躁,
品味花朵、暢飲美酒的時光能持續多久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對人生短暫和歲月易逝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對桃花和李花的對比,抒發了對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
首先,詩人用“朝摘桃花紅破萼”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象,桃花在清晨被采摘,花瓣已經展開破碎。這一句表現了桃花的短暫和易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逝。
接著,詩人告誡人們不要摘取李花,“莫摘李花繁滿枝”。李花盛開在枝頭,象征著豐收和富饒,而摘取李花則意味著剝奪未來的希望和美好。這里李花也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對于人生中一些美好時光和經歷的珍惜和不舍。
接下來的兩句“客心浩蕩東風急,把酒看花能幾時”,表達了詩人對于時間的感慨和思考。詩人以客人的心思來象征自己,心思如東風般浩蕩、急躁。詩人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他在短暫的人生中,希望能夠把握住每一個美好的時刻,品味花朵的美麗,暢飲美酒,但他也深知這些美好的時光是如此短暫和轉瞬即逝。
整首詩通過對桃花和李花的對比,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思考,表達了人生短暫和歲月易逝的主題。詩人王安石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引起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時光寶貴的思考。這首詩富有哲理性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朝摘桃花紅破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huā
李花
cháo zhāi táo huā hóng pò è, mò zhāi lǐ huā fán mǎn zhī, kè xīn hào dàng dōng fēng jí, bǎ jiǔ kàn huā néng jǐ shí.
朝摘桃花紅破萼,莫摘李花繁滿枝,客心浩蕩東風急,把酒看花能幾時。
“朝摘桃花紅破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