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際芙蕖零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際芙蕖零落”全詩
日暮炊煙孤起,不知魚網誰家。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西太一宮樓》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西太一宮樓》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草際芙蕖零落,
水邊楊柳欹斜。
日暮炊煙孤起,
不知魚網誰家。
中文譯文:
芙蓉花在草地上零落,
柳樹在水邊傾斜。
太陽落山時,炊煙孤零零地升起,
不知道漁網是屬于哪家的。
詩意和賞析:
《西太一宮樓》是王安石的一首宋代詩詞,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類生活的片段,表達了一種深沉的孤寂之感。
詩中的芙蓉花零落在草地上,柳樹傾斜在水邊,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凄涼和衰敗,傳達了歲月更替、事物消逝的無常之感。太陽落山時,孤立的炊煙升起,凸顯出寂寥與孤獨的氛圍。最后一句"不知道漁網是屬于哪家的",以問句的形式增加了詩句的含義,使得詩意更加深遠。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出景物,通過景物的變化和孤獨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孤寂的思考。它提醒人們珍惜生命中短暫的美好瞬間,并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和生活的無常性。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簡潔的表達方式,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藝術才華。
“草際芙蕖零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tài yī gōng lóu
西太一宮樓
cǎo jì fú qú líng luò, shuǐ biān yáng liǔ yī xié.
草際芙蕖零落,水邊楊柳欹斜。
rì mù chuī yān gū qǐ, bù zhī yú wǎng shuí jiā.
日暮炊煙孤起,不知魚網誰家。
“草際芙蕖零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