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與故人袍色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與故人袍色似”全詩
嗟我長來無異物,愧君持贈有佳篇。
久埋瘴霧看猶濕,一取春波洗更鮮。
還與故人袍色似,論心於此亦同堅。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
玉堂新樣世爭傳,
況以蠻溪綠石鐫。
嗟我長來無異物,
愧君持贈有佳篇。
久埋瘴霧看猶濕,
一取春波洗更鮮。
還與故人袍色似,
論心於此亦同堅。
中文譯文:
這塊綠石硯臺被稱為玉堂的新樣式,
更是用蠻溪的綠石雕刻而成。
我感嘆自己長久以來沒有創造出與此相媲美的作品,
慚愧地接受了你送來的佳篇。
這塊硯臺長時間被埋在濕氣重重的環境中,
取出來卻更加鮮亮如春水。
它的顏色也與我故友的袍服相似,
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的心意是堅定一致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題目為《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詩人以綠石硯臺為主題,表達了對于才華橫溢的友人元珍送來的禮物的感激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這塊綠石硯臺被譽為玉堂的新樣式,說明它的品質精良,備受爭議和贊譽。接著,詩人提到這塊硯臺是用蠻溪的綠石雕刻而成,凸顯了硯臺的珍貴和獨特之處。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感嘆之情。他自謙地說長久以來自己沒有創作出與這樣的硯臺相媲美的作品,對自己的才華產生了一定的自責之感。然而,他也感激地接受了元珍送來的佳作,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硯臺的贊美和對友人的情誼。詩人說這塊硯臺長時間被埋在濕氣重重的環境中,取出來卻更加鮮亮如春水,暗喻著才華經過磨礪會更加出眾。而且,硯臺的顏色與詩人的故友的袍服相似,顯示出他們之間的情誼和心意是堅定一致的。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硯臺的珍貴和獨特,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贈送的禮物的感激之情,并通過硯臺的比喻,表達了對才華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
“還與故人袍色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zhēn yǐ shī sòng lǜ shí yàn suǒ wèi yù táng xīn yàng zhě
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
yù táng xīn yàng shì zhēng chuán, kuàng yǐ mán xī lǜ shí juān.
玉堂新樣世爭傳,況以蠻溪綠石鐫。
jiē wǒ zhǎng lái wú yì wù, kuì jūn chí zèng yǒu jiā piān.
嗟我長來無異物,愧君持贈有佳篇。
jiǔ mái zhàng wù kàn yóu shī, yī qǔ chūn bō xǐ gèng xiān.
久埋瘴霧看猶濕,一取春波洗更鮮。
hái yǔ gù rén páo sè shì, lùn xīn yú cǐ yì tóng jiān.
還與故人袍色似,論心於此亦同堅。
“還與故人袍色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