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立久無所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來立久無所得”全詩
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野人往往見神物,鱗甲漠漠云隨行。
我來立久無所得,空數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龍沉玉冊,小吏磔狗澆銀觥。
地形偶爾藏險怪,天意未必司陰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虛盈。
誰能保此千世後,天柱不折泉常傾。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九井》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九井》
沿崖涉澗三十里,
高下犖確無人耕。
捫蘿挽蔦到山趾,
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
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
霜雪夏落雷冬鳴。
野人往往見神物,
鱗甲漠漠云隨行。
我來立久無所得,
空數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龍沉玉冊,
小吏磔狗澆銀觥。
地形偶爾藏險怪,
天意未必司陰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
丘壑自古相虛盈。
誰能保此千世後,
天柱不折泉常傾。
中文譯文:
沿著崖邊涉過三十里,
高高低低地沒有人耕種。
攀著蘿蔓拖著藤蔓到山腳,
抬頭看見瀑布如何崢嶸。
我余音投向林中,仿佛有風雨,
最末勢頭卷起土石仍像河坑。
飛蟲顫栗,奔走的野獸戰栗,
霜雪夏天降落,雷聲在冬天響。
野人經常見到神奇的事物,
龍鱗甲沉寂,云隨行動。
我來這里久久未獲得,
只有數石頭上的菖蒲生長。
高官系著龍沉的玉冊,
小官鞭打狗,潑灑銀觥。
地勢間或隱藏著險惡和奇怪,
天意未必掌管陰晴。
山川本應有起伏和干涸,
丘壑自古相對虛盈。
誰能保留這個傳世后代,
天柱不折,泉水常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觀和人事為主線,通過對山川地勢、自然現象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描述,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世間變幻無常的思考。
詩中通過描繪山崖、澗谷、瀑布等自然景觀,表現出山川的壯麗和多變,凸顯了自然界的偉大和無窮的力量。在這些景觀的映襯下,人類的力量和存在顯得微小而渺小,強調了人與自然的不可逾越的差距。
詩中還揭示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野人見到神奇的物象,山川有崩竭和干涸之時,顯示出自然界的奧秘和人類對其的認知有限。同時,通過描寫自然現象的變化,如飛蟲的顫栗、霜雪的夏天降臨、雷聲的冬天響起等,突顯了自然界的無常和變幻,寓意人世間的生命和命運也是如此。
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傳世后代的思考和對天命的質疑。作者希望有人能夠保留這些景觀和人類的智慧,使之能夠傳承千世。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種懷疑的態度,認為天意并不一定決定著一切,世事變幻莫測,人類的努力和智慧可能無法完全掌控和改變命運。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自然現象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命的思考。作者通過自然景觀的壯麗和變幻,以及人類對自然的依存和無奈,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引發讀者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反思。
“我來立久無所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jǐng
九井
yán yá shè jiàn sān shí lǐ, gāo xià luò què wú rén gēng.
沿崖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確無人耕。
mén luó wǎn niǎo dào shān zhǐ, yǎng jiàn chuī xiè hé zhēng róng.
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yú shēng tóu lín yù fēng yǔ, mò shì juǎn tǔ yóu xī kēng.
余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fēi chóng líng jīng zǒu shòu lì, shuāng xuě xià luò léi dōng míng.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yě rén wǎng wǎng jiàn shén wù, lín jiǎ mò mò yún suí háng.
野人往往見神物,鱗甲漠漠云隨行。
wǒ lái lì jiǔ wú suǒ de, kōng shù shí shàng chāng pú shēng.
我來立久無所得,空數石上菖蒲生。
zhōng guān xì lóng chén yù cè, xiǎo lì zhé gǒu jiāo yín gōng.
中官系龍沉玉冊,小吏磔狗澆銀觥。
dì xíng ǒu ěr cáng xiǎn guài, tiān yì wèi bì sī yīn qíng.
地形偶爾藏險怪,天意未必司陰晴。
shān chuān zài lǐ yǒu bēng jié, qiū hè zì gǔ xiāng xū yíng.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虛盈。
shuí néng bǎo cǐ qiān shì hòu, tiān zhù bù zhé quán cháng qīng.
誰能保此千世後,天柱不折泉常傾。
“我來立久無所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