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乾沙凈水洄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乾沙凈水洄洄”全詩
意行卻得前年路,看盡梅花看竹來。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壬戌正月晦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壬戌正月晦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暖柴荊處處開,
雪乾沙凈水洄洄。
意行卻得前年路,
看盡梅花看竹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壬戌正月晦(農歷一月的最后一天)的景象。詩人王安石在這一天與朋友仲元從淮河上返回齊安。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內心感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于物態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賞析:
首句“風暖柴荊處處開”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暖風吹拂下,植物開始迎來新的生機,柴荊花盛開。這一句意象鮮明,給人以溫暖和活力的感覺。
接著,詩人寫道“雪乾沙凈水洄洄”,描繪了冬天的景色。雪已經融化,沙子變干凈,水流不斷。這一句意味著冬天已經過去,春天的氣息開始擴散,大自然的景色煥發著生機。
第三句“意行卻得前年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思索。詩人回顧了前年的行程,意指自己對過去的經歷和歲月的反思。這句話暗示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最后一句“看盡梅花看竹來”,詩人以梅花和竹子作為象征,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欣賞和追求。通過觀察梅花和竹子,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也表達了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詩人對于生活和時光的思考。詩中充滿了對春天、美好事物和自然力量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對于時光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慨。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于生活的熱愛與感慨。
“雪乾沙凈水洄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xū zhēng yuè huì yǔ zhòng yuán zì huái shàng fù zhì qí ān
壬戌正月晦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
fēng nuǎn chái jīng chǔ chù kāi, xuě gān shā jìng shuǐ huí huí.
風暖柴荊處處開,雪乾沙凈水洄洄。
yì xíng què dé qián nián lù, kàn jǐn méi huā kàn zhú lái.
意行卻得前年路,看盡梅花看竹來。
“雪乾沙凈水洄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