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卻不解思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不解思涼”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què bù jiě sī liáng,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卻不解思涼”全詩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
    幸身無事時,種種妄思量。
    張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長。
    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
    誰知受熱惱,卻不解思涼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頭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

    幸身無事時,種種妄思量。
    張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長。
    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
    誰知受熱惱,卻不解思涼。

    中文譯文:
    當我身無事時,各種妄想紛至沓來。
    張三氣喘吁吁,喘息狹窄。
    李四帽檐長長,掩蓋了他的視野。
    失足墮入地獄,將自己投入熱鍋之中。
    誰能知曉受熱之苦,然而卻不明白思索涼爽之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們在幸福安逸時過多糾結于瑣事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張三和李四兩個普通人的形象,暗示了人們常常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煩惱,使自己感到窒息,而不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或改變現狀。

    詩中的“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是一種夸張的表達手法,意味著陷入困境或受到煎熬。然而,盡管人們經歷了困苦和痛苦,卻沒有想到如何擺脫困境,而是繼續沉浸在自己的煩惱中,不懂得追求清涼和解脫的方法。

    這首詩語言簡練,通過對普通人生活瑣事的描寫,寓意深遠。它提醒人們要擺脫糾結于瑣事的困擾,學會冷靜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激勵人們要勇敢面對困境,尋求解脫和改變。這是一首具有教益意義的詩詞,引導人們關注重要的事情,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卻不解思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hán shān shí dé èr shí shǒu 008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

    xìng shēn wú shì shí, zhǒng zhǒng wàng sī liang.
    幸身無事時,種種妄思量。
    zhāng sān chuǎn kǒu zhǎi, lǐ sì mào yán zhǎng.
    張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長。
    shī jiǎo luò dì yù, jiāng shēn tóu huò tāng.
    失腳落地獄,將身投鑊湯。
    shéi zhī shòu rè nǎo, què bù jiě sī liáng.
    誰知受熱惱,卻不解思涼。

    “卻不解思涼”平仄韻腳

    拼音:què bù jiě sī liá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卻不解思涼”的相關詩句

    “卻不解思涼”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卻不解思涼”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卻不解思涼”出自王安石的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08》,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