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公有意安巢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龐公有意安巢穴”全詩
蒼煙白霧千山合,綠樹青天一水容。
已謝道涂多自放,將歸田里更誰從。
龐公有意安巢穴,肯問簞瓢與萬鍾。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豫章道中次韻答曾子固》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豫章道中次韻答曾子固》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離別之后的思念之情和對友誼的珍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離別何言邂逅同,
今知相逐似云龍。
蒼煙白霧千山合,
綠樹青天一水容。
已謝道涂多自放,
將歸田里更誰從。
龐公有意安巢穴,
肯問簞瓢與萬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和朋友曾子固在豫章道上相遇后的離別情景。詩人在離別之際感慨萬分,不知如何表達離別之情。如今才明白,離別之后的追尋如同云龍,難以預料和捉摸。
詩中描繪了蒼煙白霧彌漫,山巒交匯,綠樹融入青天,一片水域廣袤無垠的景象。這種自然景觀的描繪,與人們的離合之情相映成趣,使離別的情感更加深刻。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的追求已經放下,將要回歸平凡農田的心情。他在詩中問道,當龐公(指曾子固)有意安置巢穴時,還會關心簞瓢(日常生活的器皿)和萬鐘(指世俗的名利)嗎?這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真實的生活態度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友誼和生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感慨和對真實情感的追求。這首詩詞既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體驗和生活態度。
“龐公有意安巢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zhāng dào zhōng cì yùn dá zēng zǐ gù
豫章道中次韻答曾子固
lí bié hé yán xiè hòu tóng, jīn zhī xiāng zhú shì yún lóng.
離別何言邂逅同,今知相逐似云龍。
cāng yān bái wù qiān shān hé, lǜ shù qīng tiān yī shuǐ róng.
蒼煙白霧千山合,綠樹青天一水容。
yǐ xiè dào tú duō zì fàng, jiāng guī tián lǐ gèng shuí cóng.
已謝道涂多自放,將歸田里更誰從。
páng gōng yǒu yì ān cháo xué, kěn wèn dān piáo yǔ wàn zhōng.
龐公有意安巢穴,肯問簞瓢與萬鍾。
“龐公有意安巢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