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軒靜對北堂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恭軒靜對北堂深”全詩
膝下往來前日事,眼中封植去年心。
每懷樽斝沾余瀝,獨喜弦歌有嗣音。
肯構會須門閥大,世資何用滿籯金。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陳君式大夫恭軒》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陳君式大夫恭軒》是一首宋代王安石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恭軒靜對北堂深,
新斸檀欒一畝陰。
膝下往來前日事,
眼中封植去年心。
每懷樽斝沾余瀝,
獨喜弦歌有嗣音。
肯構會須門閥大,
世資何用滿籯金。
詩意:
這首詩以陳君式大夫恭軒為題,描述了作者在恭軒中的靜謐場景和內心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抒發了對過去和現在的回憶,以及對家庭和傳承的重視。
賞析:
首句“恭軒靜對北堂深”,恭軒是詩中的地名,北堂指的是北邊的大廳,深指的是其寬敞深遠。這句描繪了詩人在恭軒中靜謐的氛圍。
第二句“新斸檀欒一畝陰”,新斸意為新種植,檀欒是指樹木的品種,一畝陰表示樹蔭所覆蓋的一塊土地。這句表達了恭軒周圍新種植的檀欒樹木,給人一種清涼宜人的感覺。
接下來兩句“膝下往來前日事,眼中封植去年心”,通過“膝下往來”和“眼中封植”來表達詩人內心對過去事物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第五句“每懷樽斝沾余瀝”,樽斝是古代飲酒器皿,沾余瀝表示飲酒時滴在器皿邊緣的酒滴。這句表達了詩人常懷對美酒的喜愛和回味之情。
第六句“獨喜弦歌有嗣音”,弦歌指的是音樂,嗣音表示傳承的聲音。這句表達了詩人對音樂傳承的重視和喜愛。
最后兩句“肯構會須門閥大,世資何用滿籯金”,構會指的是組織,門閥大指的是門第有聲望、地位較高的家族。世資和滿籯金則表示世俗的財富。這句表達了詩人認為真正的交往應該以才能和人品為基礎,而不是僅僅依靠世俗的財富和門第。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恭軒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對過去和現在的回憶,以及對家庭和傳承的重視。詩中融入了詩人對美酒和音樂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對人際交往的一種看法。
“恭軒靜對北堂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jūn shì dài fū gōng xuān
陳君式大夫恭軒
gōng xuān jìng duì běi táng shēn, xīn zhǔ tán luán yī mǔ yīn.
恭軒靜對北堂深,新斸檀欒一畝陰。
xī xià wǎng lái qián rì shì, yǎn zhōng fēng zhí qù nián xīn.
膝下往來前日事,眼中封植去年心。
měi huái zūn jiǎ zhān yú lì, dú xǐ xián gē yǒu sì yīn.
每懷樽斝沾余瀝,獨喜弦歌有嗣音。
kěn gòu huì xū mén fá dà, shì zī hé yòng mǎn yíng jīn.
肯構會須門閥大,世資何用滿籯金。
“恭軒靜對北堂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