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罔紛紛不為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奸罔紛紛不為明”全詩
空令執筆螭頭者,日記君臣口舌爭。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讀開成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開成事》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描寫了當時的政治腐敗和朝廷內斗的現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奸罔紛紛不為明,
有心天下共無成。
空令執筆螭頭者,
日記君臣口舌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當時政治腐敗和朝廷內斗現象的痛心和失望之情。他指出了朝廷中奸佞之徒層出不窮,缺乏明晰的志向和目標,導致天下事務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他還提到了那些擔任執筆之人,卻只顧自己私利,導致君臣之間口舌之爭不斷,政治氛圍混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直接揭示了當時政治腐敗和朝廷內斗的問題。詩人王安石通過運用對比和夸張手法,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這種情況的憂慮和失望。他用"奸罔紛紛"來形容朝廷中的奸邪之人層出不窮,他們為了私利而紛紛覬覦權力,導致政務無法得到明晰的處理。"有心天下共無成"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府無能和混亂局面的不滿,認為這種情況使得國家無法取得進展和繁榮。"空令執筆螭頭者"則指出了那些掌握權力的人,卻只顧自己的私利,忽略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后一句"日記君臣口舌爭"揭示了朝廷內部的權力斗爭和爭議不斷,這種內斗無助于國家的發展和穩定。
這首詩詞以簡短的字句,揭示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面,表達了王安石對這種腐敗現象的憂慮和不滿。通過對當時政治現象的批判,詩人呼吁朝廷改革,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社會批判意味,展示了王安石倡導政治改革和清明政治的思想。
“奸罔紛紛不為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kāi chéng shì
讀開成事
jiān wǎng fēn fēn bù wéi míng, yǒu xīn tiān xià gòng wú chéng.
奸罔紛紛不為明,有心天下共無成。
kōng lìng zhí bǐ chī tóu zhě, rì jì jūn chén kǒu shé zhēng.
空令執筆螭頭者,日記君臣口舌爭。
“奸罔紛紛不為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