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何緣得此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我何緣得此聲”全詩
莫言樂國無愁夢,賴把新詩有故情。
客舍五漿非所愿,私田三徑會須成。
青云自致歸公等,如我何緣得此聲。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質夫兄使君同年》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質夫兄使君同年》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樓堞相望一日程,
春風吹急似搖旌。
莫言樂國無愁夢,
賴把新詩有故情。
客舍五漿非所愿,
私田三徑會須成。
青云自致歸公等,
如我何緣得此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王安石與質夫兄使君同年,相互交往的情景。兩人相隔樓堞,但一日的行程就可以相互相望。春風吹拂得很急,仿佛在搖蕩著旌旗。王安石說不要說享樂國家沒有憂愁的夢想,卻依靠寫新的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住客棧的環境并不如自己所愿,擁有私田和獨立的小徑是自己的期望。他希望能夠與仕途上的成功者一起歸隱,但自己卻無緣獲得這樣的聲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王安石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樓堞和春風的描繪,表達了與質夫兄使君的交往,即使相隔遙遠,也能在一天的行程中相互相望,展現了友誼的珍貴和堅固。他否定了享樂國家的理念,認為寫詩能夠表達個人的真實情感,寄托自己的心靈寄托。在生活中,他希望能夠擁有理想的居住環境,有自己的私田和獨立的小徑,實現自己的愿望。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他希望能夠像成功者一樣歸隱,但自己卻沒有獲得這樣的機會和聲望。整首詩通過簡短的語言,道出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渴望,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如我何緣得此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ì fū xiōng shǐ jūn tóng nián
次韻質夫兄使君同年
lóu dié xiāng wàng yī rì chéng, chūn fēng chuī jí shì yáo jīng.
樓堞相望一日程,春風吹急似搖旌。
mò yán lè guó wú chóu mèng, lài bǎ xīn shī yǒu gù qíng.
莫言樂國無愁夢,賴把新詩有故情。
kè shè wǔ jiāng fēi suǒ yuàn, sī tián sān jìng huì xū chéng.
客舍五漿非所愿,私田三徑會須成。
qīng yún zì zhì guī gōng děng, rú wǒ hé yuán dé cǐ shēng.
青云自致歸公等,如我何緣得此聲。
“如我何緣得此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