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老圃不外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山老圃不外慕”全詩
陶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荊棘。
陶生養目渠養腹,各以所能為物役。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陶縝菜示德逢》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陶縝菜示德逢》
江南種菜漫阡陌,
紫芥綠菘何所直。
陶生畫此共言好,
一幅往往黃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
但守荒畦斸荊棘。
陶生養目渠養腹,
各以所能為物役。
中文譯文:
江南的菜地遍布在田野小徑,
紫色的芥菜和綠色的菘菜何其茂盛。
陶生(指陶淵明)畫這幅畫,表達了他的喜好,
每一幅畫都如同黃金一樣珍貴。
北山的老園子不受外界的影響,
只專心守護著荒涼的田埂,砍伐著荊棘。
陶生以養目養腹為樂,
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能力為大自然效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對農田勞作和自然界的贊美。詩中的陶生(指陶淵明,古代文人)通過繪畫表現了他對江南種菜的喜愛,其中紫芥和綠菘的茂盛景象直觸他的心靈。陶生的畫作常常被人們視為黃金般珍貴,顯示出他對自然美的敬仰。
與此同時,詩中也提到了北山的老園子,它并不受外界的誘惑,專心守護著荒涼的田埂,不畏困難地砍伐著荊棘。這揭示了對堅持和勤勞的贊美,表達了陶生對農田勞作的尊重和珍視。
最后兩句表達了陶生以養護眼睛和滋養身體為樂,同時也指出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能力為大自然效勞。這體現了崇尚自然、尊重生命與平衡的思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充滿了對農田勞作和自然界的贊美,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敬仰和對勞動的尊重,同時也呼吁人們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北山老圃不外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zhěn cài shì dé féng
陶縝菜示德逢
jiāng nán zhòng cài màn qiān mò, zǐ jiè lǜ sōng hé suǒ zhí.
江南種菜漫阡陌,紫芥綠菘何所直。
táo shēng huà cǐ gòng yán hǎo, yī fú wǎng wǎng huáng jīn bǎi.
陶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
běi shān lǎo pǔ bù wài mù, dàn shǒu huāng qí zhǔ jīng jí.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荊棘。
táo shēng yǎng mù qú yǎng fù, gè yǐ suǒ néng wéi wù yì.
陶生養目渠養腹,各以所能為物役。
“北山老圃不外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