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隨一日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邂逅相隨一日閑”全詩
夕陽興罷黃塵陌,直似蓬萊墮世間。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惠思韻二首其一──醴泉觀}》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惠思韻二首其一──醴泉觀》,宋代王安石所作的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醴泉觀與友人惠思相遇的愉快心情,以及對境界的領悟和人生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邂逅相隨一日閑,
或緣香火共靈山。
夕陽興罷黃塵陌,
直似蓬萊墮世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述詩人與友人惠思在醴泉觀邂逅相隨的一天中的閑適時光為主題。詩人通過與友人的相遇,產生了共同的情感和默契,似乎是由于共同的修行或追求而結緣在一起。詩中的醴泉觀是一個道觀的名字,象征著寧靜和祥和。
第一句"邂逅相隨一日閑"表達了兩人偶然相遇的情景,彼此相隨度過了一個寧靜而閑適的日子。這里的"邂逅"強調了兩人的相遇是偶然而美好的,增加了詩詞的浪漫情調。
第二句"或緣香火共靈山"暗示了兩人在修行或信仰上的共同點,香火指的是供奉神佛的香火,共靈山則是指兩人心靈相通的境界。這句話表達了兩人之間的默契和情感的契合。
最后兩句"夕陽興罷黃塵陌,直似蓬萊墮世間"描繪了夕陽下的景色。夕陽的余輝映照在黃土塵埃上,詩人用直接的比喻將夕陽的美景與蓬萊仙境相聯系,表達了詩人對這個瞬間美景的贊嘆和感慨。蓬萊墮世間意味著蓬萊仙境的美好超越了塵世的平凡,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相逢的喜悅和對美好境界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感受力和對自然、人情的細致觀察,呈現出宋代詩人獨有的寫景和抒情風格。
“邂逅相隨一日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ì sī yùn èr shǒu qí yī lǐ quán guān
和惠思韻二首其一──醴泉觀}
xiè hòu xiāng suí yī rì xián, huò yuán xiāng huǒ gòng líng shān.
邂逅相隨一日閑,或緣香火共靈山。
xī yáng xìng bà huáng chén mò, zhí shì péng lái duò shì jiān.
夕陽興罷黃塵陌,直似蓬萊墮世間。
“邂逅相隨一日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