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此何莽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此何莽鹵”全詩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問兒今壟上,聽此何莽鹵。
昨日應官繇,州前看歌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十五耘鼓》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十五耘鼓》中的第十五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逢逢戲場聲,壤壤戰時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問兒今壟上,聽此何莽鹵。
昨日應官繇,州前看歌舞。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農村場景,農夫們在田間勞作,但他們聽到了遠處戲場上的歡聲笑語。盡管戰爭還在進行,太陽已經下山,但農夫們并不能休息,因為田地的工作依然艱辛。詩人詢問一個孩子,他是否在田地上勞作,同時詩人也在思考這些農夫們是否能聽到遠處戲場的喧囂聲音。最后一句提到詩人昨天還去官府辦事,看到了州府前的歌舞表演。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農村生活的一幕。通過對農夫們的勞作和生活狀態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同情。詩中的"逢逢"和"壤壤"描繪了戲場聲音的遠近和農田的廣闊,形象地展示了兩者之間的對比。詩人的詢問表達出對農夫們的關切,同時也暗示了他對農民困境的理解。最后一句提到詩人昨天參加了官方活動,與田間農夫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社會階層和生活差異。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田勞作和戲場歡聲,通過對農民生活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農民辛勞的贊美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它既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和艱難,也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差異和人們生活的多樣性。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生活的關切和對社會的思考,以及對人與人之間聯系和差異的思索,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
“聽此何莽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qí shí wǔ yún gǔ
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十五耘鼓
féng féng xì chǎng shēng, rǎng rǎng zhàn shí wǔ.
逢逢戲場聲,壤壤戰時伍。
rì luò wèi yún xiū, tián jiā yì liáng kǔ.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wèn ér jīn lǒng shàng, tīng cǐ hé mǎng lǔ.
問兒今壟上,聽此何莽鹵。
zuó rì yīng guān yáo, zhōu qián kàn gē wǔ.
昨日應官繇,州前看歌舞。
“聽此何莽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