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曦不復畏金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炎曦不復畏金流”全詩
君家咫尺堪乘興,想岸烏紗對奕秋。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酬王微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酬王微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一雨回飆助蓐收,
炎曦不復畏金流。
君家咫尺堪乘興,
想岸烏紗對奕秋。
中文譯文:
雨助颶風回旋,幫助莊稼豐收,
太陽再也不害怕金色的流動。
君主家的領土就在咫尺之間,可供享受樂趣,
想象著河岸上烏鴉色的紗與秋風對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是他酬謝好友王微之的詩作。詩中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然的贊美,同時也蘊含了一些政治隱喻。
首先,詩人用雨助颶風回旋的形象來比喻友誼的力量。雨助颶風回旋,使得莊稼豐收,同樣友誼的力量也能夠增強人們的團結和互助,使得彼此的成就更加輝煌。
接著,詩人描述太陽不再害怕金色的流動。這里的金流可以理解為政治權力和財富,而太陽的不畏懼則表達了詩人對正直、公正的追求。王安石在政治上主張變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希望通過改革來恢復社會的公正和正義,使得金錢權力不再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因素。
詩的后兩句描繪了君主家的樂趣和對自然景色的遐想。君主家的領土就在咫尺之間,使得他們可以隨時享受壯麗的風景和歡樂的時光。想象著河岸上烏鴉色的紗與秋風對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王安石對友誼、正義和自然的向往和贊美,同時也折射出他對政治改革的追求和對社會團結的期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以此表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炎曦不復畏金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wáng wēi zhī
酬王微之
yī yǔ huí biāo zhù rù shōu, yán xī bù fù wèi jīn liú.
一雨回飆助蓐收,炎曦不復畏金流。
jūn jiā zhǐ chǐ kān chéng xìng, xiǎng àn wū shā duì yì qiū.
君家咫尺堪乘興,想岸烏紗對奕秋。
“炎曦不復畏金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