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底三三兩兩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葉底三三兩兩魚”全詩
若比濠梁應更樂,近人渾不畏舂鉏。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溝西》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溝西》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站在溝的西邊觀看芙蓉花,葉子下面游動著幾條魚。如果與寬闊的水道相比,這里更加快樂,附近的人們完全不怕被捕魚的人攆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景象,作者站在溝的西邊,憑欄遠眺,看到了芙蓉花盛開的景象。芙蓉花是中國傳統的美麗花卉,象征著高潔和純潔。詩中的魚兒在芙蓉葉下嬉戲,給人一種和諧寧靜的感覺。作者通過對溝西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然之美和寧靜的情感。
賞析:
1. 自然之美:詩中描述了芙蓉花的盛開和魚兒的游動,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景色。王安石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寧靜和秀美之處。
2. 對比與比喻:詩中通過對比芙蓉花和寬闊水道的快樂程度,表達了作者對溝西之景的喜愛之情。作者認為即使與更為寬廣的水道相比,這里的景色依然令人愉悅,這是一種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贊美。
3. 人與自然的和諧:詩中提到附近的人們不怕被捕魚的人驅趕。這句表達了人們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人們不會破壞這片寧靜的景色,而是保持著對自然的尊重。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通過對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和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的表達,詩詞傳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葉底三三兩兩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u xī
溝西
gōu xī zhí xià kàn fú qú, yè dǐ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yú.
溝西直下看芙蕖,葉底三三兩兩魚。
ruò bǐ háo liáng yīng gèng lè, jìn rén hún bù wèi chōng chú.
若比濠梁應更樂,近人渾不畏舂鉏。
“葉底三三兩兩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