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陰涼易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陰涼易入”全詩
高陰涼易入,閑貌老難增。
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求田此山下,終欲忤陳登。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游棲霞庵灼平甫至因寄》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棲霞庵灼平甫至因寄》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渺渺林間路,蕭蕭物外僧。
高陰涼易入,閑貌老難增。
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求田此山下,終欲忤陳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游人在棲霞庵中的景象和心境。詩人把自己比作一個林間行走的游人,感嘆著這條路的遙遠和渺茫。庵中有一位清靜的僧人,他的存在使得這個地方更加幽靜。高高的樹木遮蔭下氣溫涼爽,很容易讓人進入這個寧靜的境地。然而,歲月的流轉使人們的面容逐漸變老,而內心的閑適卻難以增加。官場的事務真實地傷害了人們的心靈,君主的恩寵也像喝冰一樣寒冷。詩人向往寧靜而自由的生活,希望能在山下尋找一塊田地,但他知道這樣做可能會違背官方的規定。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為基礎,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官場和權勢的厭倦和痛苦。詩中的林間路和庵中僧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寧靜和喧囂之間的沖突。通過描述官場和君主的職責和冷漠,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最后,詩人希望能夠擺脫這一切,過上簡單而自由的生活,但他也清楚這樣做可能會面臨陳登(指宋代政治家陳襄)的反對和懲罰。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描繪了個人心境,又反映了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和政治現實,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抒情才華。
“高陰涼易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qī xiá ān zhuó píng fǔ zhì yīn jì
游棲霞庵灼平甫至因寄
miǎo miǎo lín jiān lù, xiāo xiāo wù wài sēng.
渺渺林間路,蕭蕭物外僧。
gāo yīn liáng yì rù, xián mào lǎo nán zēng.
高陰涼易入,閑貌老難增。
guān shì zhēn shāng jǐn, jūn ēn gèng yǐn bīng.
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qiú tián cǐ shān xià, zhōng yù wǔ chén dēng.
求田此山下,終欲忤陳登。
“高陰涼易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