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柳新黃已迸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御柳新黃已迸條”全詩
人間今日春多少,只看東方北斗杓。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御柳》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御柳》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御柳新黃已迸條,
宮溝薄凍未全消。
人間今日春多少,
只看東方北斗杓。
中文譯文:
御柳的嫩黃色已經冒出新芽,
宮廷的溝渠里薄冰還沒有完全融化。
人世間的今天春意多濃,
只需看朝東方北斗的位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對春天的期待。詩中的“御柳新黃已迸條”表達了柳樹已經出現了嫩黃色的新芽,春天的氣息已經到來。而“宮溝薄凍未全消”則暗示著寒冬的余韻尚未完全散去。作者以寥寥數語,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和春天的曙光。
接下來的兩句“人間今日春多少,只看東方北斗杓”則通過對東方北斗的觀察,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北斗是古代導航的重要工具,它通常用來指示方向。在這里,北斗被用來象征春天的到來。作者暗示人們只需觀察北斗的方向,就能知道今天春天的氛圍有多濃。
整首詩音韻和諧,表達簡潔明了,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春天的曙光和人們對春天的期待。王安石以他獨特的筆法,將自然景致與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清新淡雅的感受。
“御柳新黃已迸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iǔ
御柳
yù liǔ xīn huáng yǐ bèng tiáo, gōng gōu báo dòng wèi quán xiāo.
御柳新黃已迸條,宮溝薄凍未全消。
rén jiān jīn rì chūn duō shǎo, zhǐ kàn dōng fāng běi dǒu biāo.
人間今日春多少,只看東方北斗杓。
“御柳新黃已迸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