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應更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毛應更新”全詩
依然舊童子,卻想夢前身。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病起過寶覺》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病起過寶覺》
執手乍欣悵,
霜毛應更新。
依然舊童子,
卻想夢前身。
中文譯文:
握手時我情不自禁地感到憂傷,
寒霜應該重新生長。
我是依然那個年幼的孩子,
卻思念著夢中的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人王安石的作品。它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描繪了作者身處疾病和歲月流轉之中,回憶往事并思考人生的情感狀態。
首句"執手乍欣悵"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不安和無奈。病痛使他感到悲傷,對未來充滿了憂慮。"霜毛應更新"這句話暗示了歲月的流逝,生命的不可逆轉。作者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晚期,象征著他的體力和精神都正在逐漸衰退。
接下來的兩句"依然舊童子,卻想夢前身"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年輕時光的追憶。即使在年老病弱之際,他仍然保持著對年輕時自己的記憶和渴望。這種矛盾的心境使他感到既痛苦又溫暖。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遠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它揭示了人們在面對生老病死的過程中,內心的掙扎和對美好過去的向往。這種情感的抒發使詩詞具有普遍的共鳴力,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霜毛應更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qǐ guò bǎo jué
病起過寶覺
zhí shǒu zhà xīn chàng, shuāng máo yīng gēng xīn.
執手乍欣悵,霜毛應更新。
yī rán jiù tóng zǐ, què xiǎng mèng qián shēn.
依然舊童子,卻想夢前身。
“霜毛應更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