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囊衣新徙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吉囊衣新徙舍”全詩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從此為君來。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呈陳和叔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呈陳和叔二首》
數椽生草覆莓苔,
一徑墻陰斸雪開。
王吉囊衣新徙舍,
杖藜從此為君來。
中文譯文:
幾根橫梁上生滿了青草和覆蓋著苔蘚,
一條小徑在墻的陰影下被斧頭砍開了雪。
王吉捧著囊衣遷徙到新的住處,
手拄著藜杖,從此為你而來。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陳和叔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橫梁上生滿青草和覆蓋著苔蘚以及被斧頭砍開雪的小徑,展現了寂寥的冬景。接著,詩人提到了王吉捧著囊衣遷徙到新住處的情節,以及他手拄藜杖為友人而來的姿態。詩中的意境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友誼的珍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通過對具體細節的刻畫,展示了作者的感情和情感。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橫梁上的青草和苔蘚,以及被斧頭砍開的雪,營造出一個靜謐而凄美的冬日景象。而王吉捧著囊衣遷徙舍的情節,則進一步凸顯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友情的真摯。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句式和清新的意象,表達了作者深情厚意和對友誼的珍視,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同時,詩中的意境與情感也引發了讀者對友情、離別和思念的共鳴,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王吉囊衣新徙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chén hé shū èr shǒu
呈陳和叔二首
shù chuán shēng cǎo fù méi tái, yī jìng qiáng yīn zhǔ xuě kāi.
數椽生草覆莓苔,一徑墻陰斸雪開。
wáng jí náng yī xīn xǐ shě, zhàng lí cóng cǐ wèi jūn lái.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從此為君來。
“王吉囊衣新徙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