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鳥一雙隨坐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鷗鳥一雙隨坐嘯”全詩
鷗鳥一雙隨坐嘯,荷花十丈對冥搜。
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
宣室應疑鬼神事,知君能復幾來游。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留題微之廨中清輝閣》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留題微之廨中清輝閣》
作者:王安石(宋代)
故人名字在瀛洲,
邂逅低徊向此留。
鷗鳥一雙隨坐嘯,
荷花十丈對冥搜。
水涵樽俎清如洗,
山染衣巾翠欲流。
宣室應疑鬼神事,
知君能復幾來游。
中文譯文:
故人的名字在瀛洲,
偶然相遇后徘徊而來到這里。
一對鷗鳥隨坐嘹亮嘯鳴,
荷花在十丈之外尋覓著深沉的寧靜。
水中承載著酒杯和食器,清澈如洗,
山間的衣巾染上了翠綠,仿佛要流淌出來。
宣室中的人應該會懷疑這是鬼神的作為,
只有你知道,能夠多次來此游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幽寧靜的景象,同時也表達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瀛洲"是傳說中的神仙居住地,象征著遙遠而神秘的地方。作者與故人在這個地方相遇,共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與寧靜。
詩中的鷗鳥和荷花都是自然界的元素,通過它們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鷗鳥在旁邊嘯鳴,荷花在遠處靜靜綻放,給人一種寧謐和恬靜的感覺。
詩中的清澈水中承載著酒杯和食器,山間的衣巾染上了翠綠,這些描寫突出了環境的美好和潔凈,也暗示了作者與故人的心靈凈化和情感的升華。
最后兩句"宣室應疑鬼神事,知君能復幾來游"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贊賞和敬佩,以及對故人多次來訪的期待。宣室指的是宮殿,暗示了這里的美景令人難以置信,仿佛只有神仙才能擁有。作者認為,只有故人才能領悟并欣賞這里的美景,也期待著故人能夠再次前來游玩。
整首詩詞以清新、寧靜的筆調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面,同時表達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視與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詞句,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
“鷗鳥一雙隨坐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í wēi zhī xiè zhōng qīng huī gé
留題微之廨中清輝閣
gù rén míng zì zài yíng zhōu, xiè hòu dī huí xiàng cǐ liú.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
ōu niǎo yī shuāng suí zuò xiào, hé huā shí zhàng duì míng sōu.
鷗鳥一雙隨坐嘯,荷花十丈對冥搜。
shuǐ hán zūn zǔ qīng rú xǐ, shān rǎn yī jīn cuì yù liú.
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
xuān shì yīng yí guǐ shén shì, zhī jūn néng fù jǐ lái yóu.
宣室應疑鬼神事,知君能復幾來游。
“鷗鳥一雙隨坐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