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似太平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絕似太平時”全詩
諸公事緘默,三學論安危。
災異天垂戒,修為國可醫。
傳聞上元夜,絕似太平時。
分類: 三學士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讀三學士人論事三書》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三學士人論事三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戴復古。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邦計傷虛耗,
邊民苦亂離。
諸公事緘默,
三學論安危。
災異天垂戒,
修為國可醫。
傳聞上元夜,
絕似太平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國家安危和社會動蕩的關注。詩人描繪了國家內外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強調了當時官員們的沉默無言。他提出了三位學士對于國家安危的論述,認為只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夠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詩人還通過天災異象的描繪,表達了國家需要修身養性來解決問題的觀點。最后,他提到了上元夜(指農歷正月十五),暗示了這個時刻是社會太平和人民幸福的象征。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短短的七言絕句,傳達了詩人對于當時國家境況的憂慮和對于治理之道的思考。詩詞以邦計虛耗、邊民苦亂離為開篇,揭示了國家內外的困境。之后,詩人指出了官員們的緘默無言,暗示了當時的政治僵局和官僚主義問題。然后,他引用了三位學士的觀點,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出了解決國家問題的方向。接著,詩人用災異天垂戒來形容天災異象,表達了修身養性對于國家問題的解決作用。最后,他以上元夜為結尾,暗示了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痛苦,同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希望。它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政治的關注和對于治理之道的思考,同時透露出對于太平盛世的向往。這首詩詞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描述和對于治理之道的探討,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絕似太平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ān xué shì rén lùn shì sān shū
讀三學士人論事三書
bāng jì shāng xū hào, biān mín kǔ luàn lí.
邦計傷虛耗,邊民苦亂離。
zhū gōng shì jiān mò, sān xué lùn ān wēi.
諸公事緘默,三學論安危。
zāi yì tiān chuí jiè, xiū wéi guó kě yī.
災異天垂戒,修為國可醫。
chuán wén shàng yuán yè, jué shì tài píng shí.
傳聞上元夜,絕似太平時。
“絕似太平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