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狂似達賀知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狂似達賀知章”全詩
疏懶無成嵇叔夜,清狂似達賀知章。
安貧不怕黃金盡,既老從教白發長。
百計不如歸去好,子孫相對說農桑。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思歸二首》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戴復古的《思歸二首》。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吟詩不換校書郎,
但欲封侯管醉鄉。
疏懶無成嵇叔夜,
清狂似達賀知章。
安貧不怕黃金盡,
既老從教白發長。
百計不如歸去好,
子孫相對說農桑。
中文譯文:
吟詩不愿做校書郎,
只愿做封侯管治醉鄉。
懶散無成像嵇叔夜,
清狂似達賀知章。
安于貧窮不怕黃金耗盡,
年老后更從容地讓白發生長。
百般計策不如回歸田園好,
與子孫們面對面談論農耕桑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思歸之情和對寧靜田園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志向進行對比,表達了對高官厚祿的追求不如回歸樸素田園生活的渴望。
詩中提到吟詩不愿做校書郎,但愿做封侯管治醉鄉。這里的校書郎是指官員,而封侯管治醉鄉則是指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希望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回歸到鄉村。
接下來,詩人以自己的懶散和無成來對比嵇叔夜和賀知章。嵇叔夜和賀知章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文人,他們以清狂的作風和卓越的才華而聞名。詩人自稱疏懶無成,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對自己才華不足的自嘲之情。
在后面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對財富的淡漠態度和對自然歲月的接受。他說安于貧窮不怕黃金耗盡,年老后更從容地讓白發生長。詩人認為財富并非最重要的追求,反而安于貧窮可以過上更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接受了自己年老后白發的生長,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寬容和接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歸鄉之好。他認為百般計策都不如回歸鄉村生活的美好。詩人希望與子孫們面對面談論農耕桑田,意味著他希望回歸農村,過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詩人通過對比和反諷,表達了對自然、自由和家庭的珍視。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寄托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思考。
“清狂似達賀知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guī èr shǒu
思歸二首
yín shī bù huàn jiào shū láng, dàn yù fēng hóu guǎn zuì xiāng.
吟詩不換校書郎,但欲封侯管醉鄉。
shū lǎn wú chéng jī shū yè, qīng kuáng shì dá hè zhī zhāng.
疏懶無成嵇叔夜,清狂似達賀知章。
ān pín bù pà huáng jīn jǐn, jì lǎo cóng jiào bái fà zhǎng.
安貧不怕黃金盡,既老從教白發長。
bǎi jì bù rú guī qù hǎo, zǐ sūn xiāng duì shuō nóng sāng.
百計不如歸去好,子孫相對說農桑。
“清狂似達賀知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