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糜豈勝魚羹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肉糜豈勝魚羹飯”全詩
肉糜豈勝魚羹飯,紈袴何如犢鼻褌。
是處江山如送客,故園桐竹已生孫。
分無功業書青史,或有詩名身后存。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思歸二首》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思歸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戴復古
老矣歸歟東海村,
長裾不復上王門。
肉糜豈勝魚羹飯,
紈袴何如犢鼻褌。
是處江山如送客,
故園桐竹已生孫。
分無功業書青史,
或有詩名身后存。
中文譯文:
年老了,歸去東海村,
長袍不再穿上王宮門。
肉的破碎怎能比得上魚肉羹飯,
高雅的絲綢褲子又如何能與粗布褲相提并論。
這個地方江山如同送客一般,
故鄉的桐樹竹子已經長出新的一代。
雖然在功業上沒有留下名字,
或許在詩歌上留下的名字會流傳下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戴復古年老后的思歸之情。他已經年邁,選擇回到東海村,不再追求塵世的名利和權勢。他放下了長袍,也不再進入王宮門,意味著他不再追求權貴的生活,而是返璞歸真,回到自己的故鄉。
詩中通過對比肉糜和魚羹飯、紈袴和犢鼻褌,表達了作者對物質享受的淡漠態度。他認為,世間的高級享受并不能與樸素的飲食和粗布褲子相比,暗示著他對物質追求的削減和精神追求的回歸。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的反思。他感嘆此處的江山宛如送客,意味著他將離開這個地方,但他的故園已經發生了變化,桐樹竹子已經長出新的一代,生活繼續,世事更迭。作者認識到自己在功業上并沒有留下什么成就,但或許他的詩歌會流傳下去,作為他身后的一份遺存。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超脫和對家園情感的懷念。它呈現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傳遞出一種返璞歸真、珍視內心情感的價值觀。
“肉糜豈勝魚羹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guī èr shǒu
思歸二首
lǎo yǐ guī yú dōng hǎi cūn, zhǎng jū bù fù shàng wáng mén.
老矣歸歟東海村,長裾不復上王門。
ròu mí qǐ shèng yú gēng fàn, wán kù hé rú dú bí kūn.
肉糜豈勝魚羹飯,紈袴何如犢鼻褌。
shì chù jiāng shān rú sòng kè, gù yuán tóng zhú yǐ shēng sūn.
是處江山如送客,故園桐竹已生孫。
fēn wú gōng yè shū qīng shǐ, huò yǒu shī míng shēn hòu cún.
分無功業書青史,或有詩名身后存。
“肉糜豈勝魚羹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