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若可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君若可欺”全詩
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
外臺天耳目,正士國根基。
既攬澄清轡,那無按察時。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投江西曾憲二首》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江西曾憲二首》是宋代詩人戴復古的作品。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描述了當時朝廷中的一些問題和他對政治現狀的不滿。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諸賢皆在位,治效尚遲遲。
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
外臺天耳目,正士國根基。
既攬澄清轡,那無按察時。
這首詩的意境和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政治現狀的不滿:詩詞表達了戴復古對當時朝廷中存在的問題的不滿。他認為雖然有許多賢能之士在位,但是治理效果依然遲緩,污吏仍然未能被清除。明君應該是能夠看破這些問題的,然而他們卻容易被利欺。
2. 對官員的期望:詩中提到了"外臺天耳目,正士國根基",暗示了戴復古對官員的期望。他希望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能夠有著聰明的眼睛和明察的洞察力,以正直的士人為國家的根基。
3. 對自身角色的思考:詩末兩句"既攬澄清轡,那無按察時",表達了戴復古對自身角色的思考。他認為自己雖然握有清廉的權力,但是卻無法在時機不對的情況下進行調查和審查。這可能是他對當時政治環境的無奈和自責。
總的來說,《投江西曾憲二首》通過對政治現狀的批判和對官員的期望,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政治的關切。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是通過意境的營造,傳達出了作者對時代的思考和呼喚。
“明君若可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jiāng xī céng xiàn èr shǒu
投江西曾憲二首
zhū xián jiē zài wèi, zhì xiào shàng chí chí.
諸賢皆在位,治效尚遲遲。
wū lì wèi néng qù, míng jūn ruò kě qī.
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
wài tái tiān ěr mù, zhèng shì guó gēn jī.
外臺天耳目,正士國根基。
jì lǎn chéng qīng pèi, nà wú àn chá shí.
既攬澄清轡,那無按察時。
“明君若可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