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未必勝鱸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名未必勝鱸魚”全詩
白發生來美人笑,黃金散盡故交疏。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卻謀歸總是虛。
出處古人都說盡,功名未必勝鱸魚。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都下書懷》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都下書懷》是宋代文學家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京城度過的十余年,我不知道南山間有貧陋的茅屋。白發生來時,美人嫣然一笑,黃金耗盡后,舊日的朋友疏遠了。我明明知道欺騙別人只會自食其果,除了謀求回歸,其他都是虛幻。歷史上的智者都說得淋漓盡致,但功名未必能超過鱸魚。
詩意:
《都下書懷》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經歷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人曾在京城生活了十余年,卻對南山的簡樸生活一無所知。他經歷了興盛與衰敗,白發生來時,美人笑容依然,但財富卻消耗殆盡,友情也隨之疏遠。詩人認識到欺騙別人只會適得其反,除了追求真誠的歸屬,其他的一切都是虛幻和空洞。他引用古人的經驗教訓,表達了功名并非一切的觀點,并暗示著追求真實和內心平靜的重要性。
賞析:
《都下書懷》通過描繪詩人自身的經歷,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的迷茫和無常。詩中的京華生活象征著功名利祿的追求,而南山的貧陋茅屋則象征著樸素和真實的生活。詩人在經歷了功成名就和物質富足之后,反思了這種追求的虛幻和無常。他意識到,虛榮和欺騙只會帶來短暫的快樂,真正的價值在于追求真誠和內心的平靜。
詩中的"白發生來美人笑,黃金散盡故交疏"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美人的笑容代表著美好的時光,而白發和黃金的消逝象征著衰老和物質的流失,友情的疏遠也暗示著社交關系的脆弱性。
最后兩句"出處古人都說盡,功名未必勝鱸魚",詩人引用古人的智慧和經驗,表達了功名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也并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滿足和成就。
《都下書懷》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抒發了對功名追求和虛榮欺騙的反思,強調了真實和內心平靜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警示意義。
“功名未必勝鱸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ū xià shū huái
都下書懷
jīng huá zuò mèng shí nián yú, bù dào nán shān yǒu bì lú.
京華作夢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廬。
bái fà shēng lái měi rén xiào, huáng jīn sàn jìn gù jiāo shū.
白發生來美人笑,黃金散盡故交疏。
míng zhī nòng qiǎo fān chéng zhuō, chú què móu guī zǒng shì xū.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卻謀歸總是虛。
chū chù gǔ rén dōu shuō jǐn, gōng míng wèi bì shèng lú yú.
出處古人都說盡,功名未必勝鱸魚。
“功名未必勝鱸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