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稚朝朝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稚朝朝哭”全詩
依山結茅廣,摘草當園蔬。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無。
避軍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歸舟已具李憲樓倉有約盜賊梗道見避亂者可憐》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舟已具李憲樓倉有約盜賊梗道見避亂者可憐》是宋代作家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歸舟已具李憲樓倉有,
已經準備好歸船,李憲樓的倉庫里有糧食,
There is a boat ready for my return, and Li Xianlou's warehouse is stocked.
約盜賊梗道見避亂者可憐。
路上遇到了為了躲避戰亂而逃亡的人,我感到他們的可憐。
I encounter pitiful refugees on the road, fleeing from the chaos and avoiding bandits.
倉猝拋家舍,遑遑走道涂。
匆忙中拋下家園,匆匆忙忙地走在泥濘的道路上。
Leaving home hastily, rushing along the muddy path.
依山結茅廣,摘草當園蔬。
在山腳下搭建簡陋的茅草房,采摘野草當作菜園里的蔬菜。
Building thatched huts by the mountainside, picking wild grass as garden vegetables.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無。
年老的人和幼小的孩子每天都在哭泣,生活一無所有。
The elderly and the young cry day after day, living a life of destitution.
避軍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逃避戰亂和盜賊,何時才能安居下來。
Avoiding both the military and bandits, when will they find a place of peace?
這首詩詞描繪了戰亂時期人們的流離失所和艱難生活。詩人通過描述拋棄家園、走在泥濘的道路上的逃亡者,表達了對他們的同情和憐憫之情。詩中的"依山結茅廣,摘草當園蔬"表現了人們在逃亡過程中的艱辛和勤勞,他們只能搭建簡陋的房屋,在艱難的環境下采摘野草為食。"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無"傳達了他們生活的困苦和無奈,無論是年老的人還是幼小的孩子,都無法擺脫苦難。最后兩句"避軍兼避寇,何日得安居"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暗示著人們追求安居樂業的愿望。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戰亂時期人們的苦難和無奈,表達了對和平穩定生活的渴望。同時,通過描繪逃亡者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使讀者對他們的遭遇產生思考和共鳴。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色彩,展現了戴復古作為宋代文人對時局的關注和呼吁。
“老稚朝朝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zhōu yǐ jù lǐ xiàn lóu cāng yǒu yuē dào zéi gěng dào jiàn bì luàn zhě kě lián
歸舟已具李憲樓倉有約盜賊梗道見避亂者可憐
cāng cù pāo jiā shè, huáng huáng zǒu dào tú.
倉猝拋家舍,遑遑走道涂。
yī shān jié máo guǎng, zhāi cǎo dāng yuán shū.
依山結茅廣,摘草當園蔬。
lǎo zhì zhāo zhāo kū, shēng yá wù wù wú.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無。
bì jūn jiān bì kòu, hé rì dé ān jū.
避軍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老稚朝朝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