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隱鐘聲落下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隱隱鐘聲落下方”全詩
名勝直同天地老,青山不管古今忙。
散分瀑布煙霞潤,點檢蒼松歲月長。
絕頂好云如戀客,盡教怡閱到斜陽。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羅漢寺》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羅漢寺》
作者:戴復古(宋代)
半空紫翠隔微茫,
隱隱鐘聲落下方。
名勝直同天地老,
青山不管古今忙。
散分瀑布煙霞潤,
點檢蒼松歲月長。
絕頂好云如戀客,
盡教怡閱到斜陽。
中文譯文:
半空中紫色和翠綠色隔著微茫的距離,
鐘聲隱隱約約地從下方傳來。
名勝直接與天地一樣古老,
青山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都忙碌著。
散開的瀑布灑下煙霧和霞光,
點綴著蒼翠的松樹,歲月長久。
絕頂上的云朵美得宛如戀人,
讓人盡情欣賞到夕陽的傾斜。
詩意和賞析:
《羅漢寺》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名勝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贊美和欣賞之情。
詩的開篇以半空中的紫色和翠綠色隔離微茫的景象作為引子,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美妙的氛圍。接著,隱隱約約的鐘聲從下方傳來,增添了一種寧靜和莊嚴的感覺。
第二聯表達了名勝與天地同在、與古今相連的意境,強調了名勝的古老和恒久的存在。青山作為自然景觀,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著自己的繁忙和活力,這種對青山的描繪也可視為對人世間喧囂與繁忙的一種回應。
接下來的兩句以瀑布和松樹為主題,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歲月的悠長。瀑布的水霧和霞光交織在一起,為山水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而蒼松作為常青樹象征了長久和恒定。
最后兩句以絕頂上的云朵為描寫對象,將其比喻為戀人的美好。這種云朵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尤如迷戀的戀人一般,給人以愉悅和賞心悅目的感受。詩的結尾以怡閱到斜陽作為結束,給人一種寧靜和滿足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山水名勝的壯麗景色和人文情懷,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對歲月流轉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享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景觀的美妙和詩人對這種美的領悟。
“隱隱鐘聲落下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ó hàn sì
羅漢寺
bàn kōng zǐ cuì gé wēi máng, yǐn yǐn zhōng shēng là xià fāng.
半空紫翠隔微茫,隱隱鐘聲落下方。
míng shèng zhí tóng tiān dì lǎo, qīng shān bù guǎn gǔ jīn máng.
名勝直同天地老,青山不管古今忙。
sàn fēn pù bù yān xiá rùn, diǎn jiǎn cāng sōng suì yuè zhǎng.
散分瀑布煙霞潤,點檢蒼松歲月長。
jué dǐng hǎo yún rú liàn kè, jǐn jiào yí yuè dào xié yáng.
絕頂好云如戀客,盡教怡閱到斜陽。
“隱隱鐘聲落下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