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橫遠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山橫遠碧”全詩
四望耕桑地,幾年云水鄉。
海天龍上下,秋日鶴翱翔。
睹物忽有感,無心住草堂。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題侄孫豈潛家平遠圖》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侄孫豈潛家平遠圖》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好山橫遠碧,
平野帶林塘。
四望耕桑地,
幾年云水鄉。
海天龍上下,
秋日鶴翱翔。
睹物忽有感,
無心住草堂。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風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深深地被周圍美景所感動的情感。詩中描繪了山、野、云、水、龍、鶴等景物,通過對大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壯麗。首句“好山橫遠碧”,以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名詞構成的形象描寫,表達了山的壯麗和遠大。接著描述了平野上的林木和池塘,構成了山水交融的景象。
第三句“四望耕桑地”,揭示了詩人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勤勞的農耕之地,也表達了詩人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敬佩之情。
第四句“幾年云水鄉”,暗示了詩人在這里已經居住了一段時間,將這里稱為自己的“云水鄉”,表明了對這片土地的喜愛和歸屬感。
接下來的兩句“海天龍上下,秋日鶴翱翔”,通過描繪海上飛翔的龍和秋日中翱翔的鶴,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神奇之處。
最后一句“睹物忽有感,無心住草堂”,表達了詩人在這片自然環境中感受到的美好與寧靜,他沒有雜念,只專心享受這片土地和自然景色帶來的寧靜與感悟。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美的敏感和獨特的感悟力。這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刻的意境和情感,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美和寧靜之美。
“好山橫遠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í sūn qǐ qián jiā píng yuǎn tú
題侄孫豈潛家平遠圖
hǎo shān héng yuǎn bì, píng yě dài lín táng.
好山橫遠碧,平野帶林塘。
sì wàng gēng sāng dì, jǐ nián yún shuǐ xiāng.
四望耕桑地,幾年云水鄉。
hǎi tiān lóng shàng xià, qiū rì hè áo xiáng.
海天龍上下,秋日鶴翱翔。
dǔ wù hū yǒu gǎn, wú xīn zhù cǎo táng.
睹物忽有感,無心住草堂。
“好山橫遠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