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飲客酬佳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蘭亭飲客酬佳節”全詩
憶昨醉君京口酒,傷今讀我石壕詩。
蘭亭飲客酬佳節,淝水收功定幾時。
準擬看花花較少,春風全在綠楊枝。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隨軍轉運司王宣子上巳日會客》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隨軍轉運司王宣子上巳日會客》
邊頭相遇若相期,
又見隨軍轉運司。
憶昨醉君京口酒,
傷今讀我石壕詩。
蘭亭飲客酬佳節,
淝水收功定幾時。
準擬看花花較少,
春風全在綠楊枝。
中文譯文:
在邊頭相遇,像是事先約定一樣,
又見到了隨軍轉運司。
回憶起昨天與你共飲京口酒,
心痛今天讀我寫的石壕詩。
蘭亭之中,飲酒的客人應和佳節,
淝水之畔,整頓軍功要到何時?
準備欣賞花朵,但花卻相對稀少,
春風之中,全都吹拂在綠楊樹枝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戴復古所作,描繪了隨軍轉運司王宣子在上巳日與朋友會面的情景。詩人通過回憶昨天與王宣子共飲京口酒的場景,以及今天讀自己寫的石壕詩的心情,表達了對往日歡愉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感傷。
詩中提到的蘭亭和淝水,分別是兩個與文人雅士有關的地點。蘭亭是東晉文學家王羲之所建的一處雅境,經常有文人聚會和飲宴的場所,而淝水則是戰國時期楚國名將項羽在此戰勝劉邦后整頓軍功的地方。通過引用這兩個地名,詩人在表達對文人情懷和對國家興衰的思考。
最后兩句準擬看花花較少,春風全在綠楊枝,表達了詩人對于賞花的期待,但卻發現花朵相對稀少。而春風則在綠楊樹枝上吹拂,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期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展現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對現實困境的感傷,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待。通過交織古典文化元素和個人情感,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審美和情感表達方式。
“蘭亭飲客酬佳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í jūn zhuǎn yùn sī wáng xuān zi shàng sì rì huì kè
隨軍轉運司王宣子上巳日會客
biān tóu xiāng yù ruò xiāng qī, yòu jiàn suí jūn zhuǎn yùn sī.
邊頭相遇若相期,又見隨軍轉運司。
yì zuó zuì jūn jīng kǒu jiǔ, shāng jīn dú wǒ shí háo shī.
憶昨醉君京口酒,傷今讀我石壕詩。
lán tíng yǐn kè chóu jiā jié, féi shuǐ shōu gōng dìng jǐ shí.
蘭亭飲客酬佳節,淝水收功定幾時。
zhǔn nǐ kàn huā huā jiào shǎo, chūn fēng quán zài lǜ yáng zhī.
準擬看花花較少,春風全在綠楊枝。
“蘭亭飲客酬佳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