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邊未解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邊未解兵”全詩
武夫權漸重,□□望何輕。
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
時無渭濱叟,白首致功名。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所聞二首》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所聞二首》
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代
所聞二首
屢遣和戎使,
三邊未解兵。
武夫權漸重,
□□望何輕。
天下思豪杰,
君王用老成。
時無渭濱叟,
白首致功名。
中文譯文:
聽聞之事有二首
頻繁派遣使者與邊境國家和談,
三邊沖突未停止。
武夫權勢日益增長,
□□之人望何其輕視。
天下人都期望英勇的豪杰,
君王卻重用老成的人。
此時缺少像渭濱老人一樣的智者,
白發蒼蒼而致功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戴復古的作品,通過對當時局勢的描繪,表達了對戰亂和權力膨脹的擔憂,以及對智慧和老成之人的渴望。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頻繁派遣使者與邊境國家和談,卻無法解決三邊的戰爭。這表明戰亂仍在繼續,和平尚未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提到武夫權勢日益增長,□□之人望何其輕視。這里的□□表示缺失的文字,可能是作者的遺失或其他原因,無法確定具體內容。然而,從整體的語境來看,可以推測作者在表達對權力膨脹的憂慮和對智者被忽視的不滿。
下半部分的兩句描述了天下人都期望英勇的豪杰,但君王卻偏愛老成的人。這里反映了作者對君王選拔人才的態度,他認為君王應該更加注重智慧和老成的品質,而不僅僅追求英勇。
最后兩句提到時無渭濱叟,白首致功名。渭濱叟指的是智者渭濱老人,他是一個象征智慧和經驗的人物。詩人表示,在當時的時代中卻沒有這樣的智者,他們的智慧和經驗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白首致功名表達了智者的價值和期望。
整首詩通過對戰亂、權力和智慧的對比,表達了對和平與智慧的渴望,以及對當前局勢的憂慮。它呈現了一個對于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評,同時也展示了對智者的推崇和對和平的向往。
“三邊未解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wén èr shǒu
所聞二首
lǚ qiǎn hé róng shǐ, sān biān wèi jiě bīng.
屢遣和戎使,三邊未解兵。
wǔ fū quán jiàn zhòng, wàng hé qīng.
武夫權漸重,□□望何輕。
tiān xià sī háo jié, jūn wáng yòng lǎo chéng.
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
shí wú wèi bīn sǒu, bái shǒu zhì gōng míng.
時無渭濱叟,白首致功名。
“三邊未解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