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已在膏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已在膏盲”全詩
老猶思汗漫,貧已在膏盲。
弱柳饒春色,幽蘭抱國香。
窮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觴。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代書寄韓履善右司趙庶可寺簿》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書寄韓履善右司趙庶可寺簿》是宋代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閉戶生涯薄,憂時念慮長。
老猶思汗漫,貧已在膏盲。
弱柳饒春色,幽蘭抱國香。
窮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困頓中的心境和對逆境生活的思考。詩中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環境貧困、生活經歷苦澀的景象,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身命運的安慰。詩詞反映了宋代士人在政治亂世中的困頓與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凄涼的語言,刻畫了作者生活的窘境和內心的憂慮。"閉戶生涯薄,憂時念慮長"表達了作者生活的貧困和內心的煩惱,生活的壓力使得憂慮長久而無法解脫。"老猶思汗漫,貧已在膏盲"揭示了作者年老之時仍然對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懷念,并感慨自己貧窮的命運。"弱柳饒春色,幽蘭抱國香"則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國家的繁榮。最后一句"窮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觴"傳遞了作者對命運的領悟和豁達,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作者都能以一顆豁達的心態對待,且能保持樂觀的情緒。
整首詩詞通過對作者生活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和樂觀。它不僅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士人的處境,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命運的安慰,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
“貧已在膏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shū jì hán lǚ shàn yòu sī zhào shù kě sì bù
代書寄韓履善右司趙庶可寺簿
bì hù shēng yá báo, yōu shí niàn lǜ zhǎng.
閉戶生涯薄,憂時念慮長。
lǎo yóu sī hàn màn, pín yǐ zài gāo máng.
老猶思汗漫,貧已在膏盲。
ruò liǔ ráo chūn sè, yōu lán bào guó xiāng.
弱柳饒春色,幽蘭抱國香。
qióng tōng ān wǒ mìng, yī xiào qiě chí shāng.
窮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觴。
“貧已在膏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