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癡聾相對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把癡聾相對治”全詩
不把癡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夏日田園雜興》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夏日田園雜興》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
不把癡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中文譯文:
蜩螗千萬嘶鳴在斜陽下,蛙黽聲不絕于夜長。
不去面對癡呆和聾啞,是否會在夢中爭奪到藜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田園的景象,通過描寫蜩螗和蛙黽的聲音,表達了夏日田園的熱鬧和喧囂。蜩螗和蛙黽是夏季田野中常見的昆蟲,它們在斜陽下或夜晚時分發出刺耳的鳴叫聲,形成了一片嘈雜的氛圍。
詩人通過對這種聲音的描述,暗示了田園中的喧囂和繁忙,以及夏日的炎熱。然而,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諷刺和反思的意味。
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問道:如果我們不去治愈癡呆和聾啞,那么我們在夢中是否能爭奪到舒適的藜床呢?這里的癡聾可以被理解為人們對于外界困境和問題的無視和漠視,以及對于現實的逃避。夢魂爭得到藜床的意象則暗示了人們對于逃避現實的幻想和渴望。
通過這個問題,詩人呼喚人們要對現實進行正視,要積極面對和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和回避。詩中暗含著對社會風氣的批評,呼吁人們在喧鬧和繁忙中保持清醒思考,不要忘記面對現實,并以積極的態度去改變和應對生活中的困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考和寓意,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警示意味。
“不把癡聾相對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tián yuán zá xìng
夏日田園雜興
tiáo táng qiān wàn fèi xié yáng, wā miǎn wú biān guā yè zhǎng.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
bù bǎ chī lóng xiāng duì zhì, mèng hún zhēng de dào lí chuáng?
不把癡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不把癡聾相對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