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暮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暮潮”全詩
荒三徑、不知何許。
但姑蘇臺下,有蒼然平楚。
人笑此翁,又來訪古。
況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記滄洲、白鷗伴侶。
嘆年來、孤負了,一蓑煙雨。
寂寞暮潮,喚回棹去。
分類: 三登樂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三登樂》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三登樂·方帽衛寒》
方帽衛寒,重檢校、舊時農圃。
荒三徑、不知何許。
但姑蘇臺下,有蒼然平楚。
人笑此翁,又來訪古。
況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記滄洲、白鷗伴侶。
嘆年來、孤負了,一蓑煙雨。
寂寞暮潮,喚回棹去。
中文譯文:
方形帽子守護寒冷,重重地檢驗過,是舊時的農圃。
荒涼的小徑,不知道通向何方。
但在姑蘇城下,有蒼然平靜的楚國。
人們嘲笑這位老人,卻又來探訪古跡。
何況五湖之上,本就有扁舟的祖武。
記得滄洲,白鷗是他的伴侶。
嘆息這些年來,孤單地辜負了,一身蓑衣在雨中。
寂寞的暮潮,呼喚他重新駕船離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三登樂·方帽衛寒》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創作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一個老人的形象,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深沉感慨。
首先,詩人描述了老人戴著方形帽子守護寒冷的情景,暗示著他的堅韌和對抗逆境的態度。老人重重地檢驗過,象征著他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和歷練。
接著,詩人描繪了荒涼的小徑,表現了老人在時間的長河中漸行漸遠,對未知的彷徨和迷惘。但在姑蘇城下,有蒼然平靜的楚國,展現了一種寧靜和安然的氛圍。這里也是古代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象征著歷史的長河和人文的積淀。
人們嘲笑老人,卻又來探訪古跡,這一句表達了對老人智慧和人生經驗的尊重。況且五湖之上本就有扁舟的祖武,這里指的是古代船家的祖先,強調了老人所處的環境和身份。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滄洲和白鷗,表現了老人心中對過去伴侶和美好時光的懷念。嘆息這些年來,孤單地辜負了,一身蓑衣在雨中,寂寞的暮潮,呼喚他重新駕船離去。這里表達了老人對逝去歲月的懊悔和對重新出發的渴望。
整首詩以老人的形象為線索,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對比,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寂寞暮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dēng lè
三登樂
fāng mào wèi hán, zhòng jiǎn jiào jiù shí nóng pǔ.
方帽衛寒,重檢校、舊時農圃。
huāng sān jìng bù zhī hé xǔ.
荒三徑、不知何許。
dàn gū sū tái xià, yǒu cāng rán píng chǔ.
但姑蘇臺下,有蒼然平楚。
rén xiào cǐ wēng, yòu lái fǎng gǔ.
人笑此翁,又來訪古。
kuàng wǔ hú yuán zì yǒu, piān zhōu zǔ wǔ.
況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jì cāng zhōu bái ōu bàn lǚ.
記滄洲、白鷗伴侶。
tàn nián lái gū fù le, yī suō yān yǔ.
嘆年來、孤負了,一蓑煙雨。
jì mò mù cháo, huàn huí zhào qù.
寂寞暮潮,喚回棹去。
“寂寞暮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