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緣有病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蟲緣有病葉”全詩
蒼筠如蒼玉,鄉是澗壑姿。
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
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
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秋日雜興》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日雜興》
范成大,宋代文學家,以其清新婉約的詩風而聞名。以下是《秋日雜興》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即事亦足樂,何必桃李塵!
蒼筠如蒼玉,鄉是澗壑姿。
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
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
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
詩意:
《秋日雜興》描繪了秋日景象中的凄涼和無奈之感。詩人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相結合,表達了對生命變遷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枯萎的植物和凋謝的葉子來象征人生的衰老和無常。詩人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人生短暫的思考。
首句"即事亦足樂,何必桃李塵!"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喜愛,認為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帶來樂趣,何必追求名利的繁華。接著,詩人用"蒼筠如蒼玉,鄉是澗壑姿"來描繪蒼老的竹子,將其與美麗的玉石相比,表達了對歲月流轉中所帶來的變化的觀察和感嘆。
接下來的幾句"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通過描寫枯萎的植物和被病蟲侵蝕的景象,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詩人用具體的形象來展示歲月對事物的摧殘和人生的無常。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太陽不會偏愛某個人,人生的光輝會被遮蔽。詩人通過對自然界的對比,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最后兩句"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表達了對歲月流逝的擔憂和對歸宿的思考。詩人在風雨中感嘆歲月的匆匆,同時也反問誰能逃脫歲月的影響。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生命的思索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展現了范成大清新婉約的詩風和對人生哲理的關注。
“蟲緣有病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zá xìng
秋日雜興
jí shì yì zú lè, hé bì táo lǐ chén!
即事亦足樂,何必桃李塵!
cāng yún rú cāng yù, xiāng shì jiàn hè zī.
蒼筠如蒼玉,鄉是澗壑姿。
qiè lái xī chuāng xià, sǐ shēng fù wū ní.
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chóng yuán yǒu bìng yè, tǔ shòu wú xīn zhī.
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
tài yáng qǐ wǒ piān, yán yǐng wèi bì kuī.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
xī rú sōng bǎi dú, jīn zuò pú liǔ shuāi.
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
mù yè fēng yǔ jí, suì yàn shuí yǔ guī?
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
“蟲緣有病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