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知巢觸幔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子知巢觸幔飛”全詩
倘有三椽今已去,不關五斗解忘歸。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創作的《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墓林棲鳥各深枝,
燕子知巢觸幔飛。
倘有三椽今已去,
不關五斗解忘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墓地中的鳥兒棲息在樹枝上,當燕子知道巢穴被觸動時,飛離了幔帳。詩人借用鳥兒的行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逝者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墓地中的鳥兒形象,抒發了詩人對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墓林中的鳥兒各自棲息在深處的樹枝上,象征著逝者已經離開了塵世,進入了深深的長眠之地。當燕子察覺到巢穴被觸動時,飛離了幔帳,象征著詩人對逝者的思念之情受到了觸動,心中的憂傷和思念如燕子一般飛揚而起。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詩中提到的"三椽"是指屋檐的梁木,"五斗"是指量器的單位,這里表示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詩人說,就算屋檐的梁木已經倒塌,量器的時間已經過去,他也不會忘記對逝者的思念之情,不會忘記歸來的時刻。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深深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和寓意的修辭手法,使得詩詞更加富有感情和藝術魅力。
“燕子知巢觸幔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è xiān shēng wú zhōng jiàn jì bā shǒu
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
mù lín qī niǎo gè shēn zhī, yàn zi zhī cháo chù màn fēi.
墓林棲鳥各深枝,燕子知巢觸幔飛。
tǎng yǒu sān chuán jīn yǐ qù, bù guān wǔ dǒu jiě wàng guī.
倘有三椽今已去,不關五斗解忘歸。
“燕子知巢觸幔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