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墻時有賣餳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墻時有賣餳人”全詩
尚愛鄉音醒病耳,隔墻時有賣餳人。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元夕》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元夕》
落梅穠李趁時新,
枯木巖邊一任春。
尚愛鄉音醒病耳,
隔墻時有賣餳人。
中文譯文:
落下的梅花與盛開的李花爭相搶先迎接新的一年,
干癟的樹木在巖邊任春天來臨。
依然喜歡聽到鄉音來喚醒疲倦的耳朵,
隔著圍墻時不時傳來賣餳人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元夕的景象,以及對鄉音和傳統習俗的眷戀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落梅、盛開的李花和干癟的樹木,表達了歲月更迭、季節變化的意象。他仍然鐘愛家鄉的聲音,它們能夠喚醒他疲倦的耳朵。而隔著圍墻傳來的賣餳人的聲音,則使人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鄉音的敘述,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傳統節日的深厚感情。落梅、李花和枯木等意象,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迭,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變化和不可逆轉的歲月。詩人通過對鄉音的贊美,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這種鄉音在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更顯得珍貴而有力量。隔著圍墻時傳來的賣餳人的聲音,給詩中增添了喜慶和熱鬧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元夕的歡慶之中。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自然的景物描寫和對鄉音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家鄉和傳統文化的深情厚意。它既有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又具有對家鄉鄉音和節日的獨特情感,給人以溫暖、親切的感受。
“隔墻時有賣餳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xī
元夕
luò méi nóng lǐ chèn shí xīn, kū mù yán biān yī rèn chūn.
落梅穠李趁時新,枯木巖邊一任春。
shàng ài xiāng yīn xǐng bìng ěr, gé qiáng shí yǒu mài táng rén.
尚愛鄉音醒病耳,隔墻時有賣餳人。
“隔墻時有賣餳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